《蝶恋花》教学设计.doc《蝶恋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与行人的角度写离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作者从闺妇与行人的角度写离愁的方法。
2、 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汉族,吉安永丰(今属 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 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回忆欧阳修有关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二、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的题材,写了什么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方面引导学生回 答】
此词写暮春闺怨,是闺怨词。
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
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
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4..理解词语意思
杨柳堆烟——(杨柳在烟雾笼罩中也如一堆堆烟雾)
帘幕一一(垂落下来的柳枝像门帘布幕)
章台路一一(代指歌妓聚集的楼馆)
乱红 (零乱的落花)
,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茂密堆积如烟,披挂下来的枝条如同重重帘幕,无从记数。那 个人却乘着华美的车骑,淹没在被高楼挡着的烟花柳巷,面对暮春三月的狂风暴雨,只能掩 上门等待到黄昏,怎么才能留住春光呢,流泪问花花不语,只见那片片零乱的落花从千秋上 飞过。
二、品读诗歌,评品赏析: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深深深”三字有什么妙处?
明确:“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让庭院的“深”“旷” 得到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
总结:前人尝叹这首词叠字之工,是这首词特色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首词景写的深,情写 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板书:景深 情深 意境深】
【我们先来看看景写的深】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词人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所作了精心的安排。庭院幽深、空 旷,现在讲到了院中景,“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这一个“堆” 字,好在哪里?
明确: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 独凄苦之情。
【词人又将镜头摇向了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是一重,这一个“无重数”, 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
【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内心的 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怨恨之情寄寓居处的幽深之中。着一"
《蝶恋花》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