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建立培育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了解低碳经济中绿色物流在流程再造、低碳金融服务和大型赛会组织中的应用。【学习安排】 学时【学习内容】随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 “低碳经济”一词频繁闯入人们的视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为了避免粗放型经济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附加成本, 减小外部不经济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平衡,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低碳经济理念下绿色物流业的兴起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前,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系统规划、流程分割, 职能部门设置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 造成企业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 效益增长缓慢。因此, 如何对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企业进行流程再造, 如何将低碳物流与低碳金融业相结合, 如何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发挥绿色物流的作用, 并将物流企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本讲探讨的主要内容。一、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的概念及特点(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 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同时, 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 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一般的,低碳经济包括以下内容: 1 .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而这需要新技术的支持。首先, 以科技为先导, 加大对节能降耗低碳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燃烧后脱碳技术的开发, 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技术等的研发。其次, 作为科技研发投入的保障, 科技交流, 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引进, 是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稳步开展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最后, GDP 能耗考核体系, 可以扎实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该体系的建立需要划定严格的节能指标任务, 实行领导问责制, 以保证重点能耗产品、单项能耗指标呈整体下降趋势。通过技术创新, 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能源回收利用效率, 淘汰高耗能产业和生产工艺,整治节能降耗空间较大的行业。 2 .调整能源结构按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可循环、可持续、可再生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 需要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推行清洁生产、化石能源低碳化和发展清洁能源是其基本的思路。开发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是能源结构清洁化的主要方向。通过技术创新, 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碳素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才能真正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3 .发展低碳产业建立低碳经济结构, 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视野中, 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 确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寻找低碳经济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在增强产业实力的同时, 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贯彻, 将低碳化、绿色化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是发展低碳产业的基本理念。通过建立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 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 由此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 4 .有效市场机制的建立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 这需要建立低碳市场从而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依照衡规则,以“外部效益”溢出份额建立生态补偿基金, 同时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 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 开展环保和排放的技术交易、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 为平衡环境责任提供平台。另外,探索建立环境基金和碳基金,谋划资金渠道,规范资金运作, 将基金严格用于资助低碳的项目、低碳技术研发和技术商业化的进程中。 5 .推进制度和法律体系建设发展低碳经济, 不仅要求技术
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