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中医理论
中医诊法
诊法是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诊法的依据—— 整体观念
有诸内,必形诸外。
——《孟子·告子下》
第一节 望 诊
神色形态
狭义是指精神意识状态。
一、望神
广义是指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
神,具体反映在人的神志、目光、面色、
表情、言语、体态、动作、反应等。
“神” ?
通过望神应判断出五种情况:
(一)得神(有神)
(二)少神
(三)失神(无神 )
(四)假神
(五)神志异常
(一)得 神
神志清楚,思维敏捷,言语清晰;
目光明亮灵活,精彩内含;
面色荣润含蓄,表 情自然;
体态自如,动作灵活,反应灵敏。
(二)少 神
精神不振,思维
迟钝,不欲言语;
目光呆滞;
面色及表情异常;
肢体倦怠,动作迟
缓,反应较慢。
(三)失 神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
声低断续;
目暗睛迷;
面色晦暗暴露,表情淡漠呆板;
体态异常,被动体位,无应答或应答迟缓。
邪闭(神志昏迷;语无伦次,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正衰(突然昏倒,目闭口张,手撒遗尿)
失神
(四)假 神
垂危病人出现
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
阴不敛阳,以致虚阳浮越
病危假神-臌胀。癥积日久,
精气衰竭,虚阳浮越。(肝硬变并发肝癌)
望闻中医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