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篇一:小麦产量构成因素论文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论文
摘要: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但小麦的产量决定于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每穗粒数三者的乘积,所以如只注重有效穗数的增加可能导致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减少,从而使整体产量减少。在不同的年份间,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可调节的力度也最大,因此,千粒重在该麦区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关键词:小麦(triticumaestivuml.);变异系数;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correlationanalysisonyieldcomponentsofwheat
zhoufang-ju,chenqiao-sheng,zhangdao-rong,tangqing-yi,jiangqi-bin,wangyan,
liuxian-bin,lutian-tai
(xiangyangagriculturalscienceacademyofhubeiprovince,xiangyang441057,hubei,china)
abstracts:accordingto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yieldandcomponentfactorsofthreewheat(triticumaestivuml.)cultivars,zhengmai9023,xiangmai55andxiangmai25during2009~2012,effectivespikenumberhadthemost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withactualproduction(path=);1000-kernel-weightwasthesecond
(path=);whilegrainnumberperspikehadthelowest(path=)
篇二: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论文摘要】通过对2009-2012年湖北省3个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主导品种郑麦9023、襄麦55、襄麦25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千粒重,,贡献最小的是每穗粒数,,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一致;不同年度间,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最小的是每穗粒数。因此,襄阳市麦区应在群体适宜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把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作为突破口,实现三者的最佳协调关系,力争达到产量最大化。
【论文关键词】小麦(triticumaestivuml.);变异系数;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随着世界粮食生产形势日益严峻,进一步提高小麦(triticumaestivuml.)产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麦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的,在高产水平条件下,提高小麦产量,应在群体适宜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把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作为突破,实现三者的最佳协调关系,力争达到产量最大化
[1-3]。
目前关于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已有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横向比较,即同一年度间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2,4,5],而不同年份间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