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形象.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形象
知识链接
《》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言志,这种志往往要通过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体现出来。
诗歌中的形象指诗中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
高考真题速递
(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高考真题速递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高考真题速递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③“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我们要通过形象来挖掘探寻诗人的情感心志。
人物形象
1、作品中的人物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知识链接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其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
2、抒情主人公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卓然独立的形象。
实例解析
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被贬黄州。
比较“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生活闲适,体现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解脱,显示出的是“旷达”。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人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ooddoubi
  • 文件大小3.54 MB
  • 时间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