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反思
白小 刘荣波
这节课,在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我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同一事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即发现式观察能力的培养。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的观察热情就会越低。对于学生来说,观察周围熟悉的事物,发现平时不曾重视的现象,这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认识能力。不过,对有效的学习来说,观察和发现显然还只是认识的开始,最终是否有所收获,认识是否能得到发展,在发现现象之后,便取决于对现象所持的态度和准确描述的能力,这也是本课教学所蕴含的重要目标。
在准备过程中,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最有效的课堂研究环境?我是在“实验材料的组织”和“观察问题的引导”这两方面进行组织,来落实这个目标。
1、本课的“实验材料”我是精心设计的,不但从颜色、软硬度、光滑度、成因等方面考虑,但从学生爱好上选择了这六种岩石。对于学生准备的材料,在呈现时间上我也做了一定的考虑,在鼓励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学生准备的材料是我们今后科学教学的日常工作。本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和区分教师带的岩石中的非岩石,再让学生辨别自己带的岩石中是否有非岩石的,然后整理自带岩石后介绍自带岩石的特征,目的是初步观察岩石;在“观察岩石”环节中主要观察教师准备的岩石标本;最后的分类活动中又能把学生带的岩石集中起来分类,既丰富了观察材料的数量,也培养了学生准备材料的积极性。
当然是材料的准备上还是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在辨别非岩石材料时,我没有给各小组各准备一套,而只是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这样做,学生不能清晰地观察到真实、具体现象,课堂效果未能达到预想目的。而且在观察工具中“小刀”的使用上,也考虑得不到位,由于操作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而且我准备的小刀是比较锋利的,虽然在工具盒上显著标明“小心使用小刀”,但如果用“铁钉或铜钥匙”代替,则更加恰当。
2、问题是引领探究的钥匙,在课一开始我就以问题引入课题。 “你们自己带来的都是岩石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就非常主动地观察自己带的和小组内他人的岩石标本,这能促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准备的岩石,也能无形中培养了他们日后准备材料的能力。“说说自己的岩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准备怎样观察?”、“你们能从她的发现中判断出她观察的是哪块岩石吗?”、“如果要把它们分分类,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这些问题都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的方向,使学生在有序的观察活动中逐步深入、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这节课的关键部分是教师如何组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讨论、观察、交流,使其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观察岩石时用敲打和刻划的方法后闻气味的方法,还得到了专家们一致认可,补充了岩石的观察方法。
当然,从“实录”中可以看出,我并未达到这个目的,课并没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发展,结果只是简单地演习了一个由“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过程。这主要是与我的材料与心理都准备不足所导致。从整理“实录”的过程中,我非常吃惊他们的思维活跃和程序与发展的速度。不得不承认,这个班的学生实在是非常出色,他们只经过一年不到的观察、描述培养,就能非常熟练地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的各方面特征,表达能力也比我市同龄学生全面、准确。我在课前和课间的一段时间里都低估了他们。就课堂中他们提出的想法为例:
1、我用放大镜看看,把岩石放大后会是什么样子的。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09-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