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
大花蕙兰采用传统的分株繁殖, 繁殖速度慢、 周期长,尤其对国外新引进的优良品种,难以迅速占领市场、 满足需求。大花蕙兰类组培快繁国内公开报道的仅限于虎头兰和‘水晶多芭’等个别品种,因其各种、品种间培养有很大差异,对于新品种‘西维亚’、‘玛利莲梦露’、‘蒙米拉丝’、‘女皇’的培养国内尚无
报道,对大花蕙兰的系统研究也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速度,我们于 1998 年以新引进的优良大花蕙兰品种为材料, 利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开展了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的系统研究, 提高了诱导成苗率和繁殖速度, 大大降低了成本, 使本项技术在市场中更具竞争能力和推广价值, 并繁育出大量种苗,批量供应市场,为大花蕙兰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
把母株放在温室内盆栽培养, 于 2 月底~ 4 月初陆续从母株上取 8cm左右的新芽,从基部切离,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洗洁净溶液浸泡 5min,自来水冲洗 10min,剥去最外几层叶片, 并剪去芽的上半段。 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采用 3 步灭菌处理法处理 : 先在 70%的酒精中处理 6s,立即投入 10%次氯酸钠溶液中 10min,稍加摇动,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剥去外层 2~3 片叶;再放入 5%的次氯酸钠溶液 5min,取出后无菌水冲洗,剥至最后一枚叶片;再放入 1%的次氯酸钠溶液 1min,取出后无菌水冲洗数次。以上次氯酸钠溶液中均加入 Tween-60 以利杀菌剂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无菌条件下剥出约 5mm长的茎尖,以生长点为中心, 用解剖刀把茎尖切成 4 个小方块,分别接入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上。 pH ~ ,蔗糖 2%,琼脂条 %~%,温度 22~25℃,光照强度 2000Lx,每日光照 12h。
外植体接在附加一定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 20d 左右外植体周围出现许多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继续培养逐渐转为绿色, 25d 可形成大量原球茎,以后每隔 20d 进行一次继代培养, 若继代不及时易形成不定芽, 需在继代时切去, 影
响原球茎增殖,造成浪费。继代前观察统计试验结果。大花蕙兰对 KT的敏感程度高于对 6 BA的敏感程度,相同浓度的 NAA下, KT 用量稍微增减即会产生明显差异,低浓度的 KT对原球茎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 高于 则会抑制其生长。最佳激素配比为 , / L。
随机分切法虽操作快捷,但有大量切割过于碎小的培养块死亡;纵切法
操作需细致、费时,但原球茎增殖数多,大小一致;碾压和井字型切割 ( 底部不分开 ) 原球茎增殖时间可缩短、可加快继代,但单个继代原球茎增殖倍数减少。
通过前期初步筛选后, 选择以附加 ,,把原球茎切块分别接种 MS,1 2MS,VW,KC为基本培养基的培养基上,测试不同培养基种类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MS,1/ 2MS,VW, KC均可应用于原球茎增殖,但以 KC效果最佳。 MS,1 /2MS,VW也能分化和增殖原球茎,但增殖缓慢、色淡。附加香蕉泥对原球茎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 使增殖倍数提高到 ,且生长健壮,色泽深绿。
用固体培养基培养最差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