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年级(上)语文第21课
单元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 / 8
# / 8
课题 21桃花源记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加深对一词多义、古今异议等语言现象的认识;
2、 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文章的语言、意境、内涵之美;
3、 情感目标:讨论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 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意;
2、 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三、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感悟、辩论
四、 教学辅助手段 朗读带
五、 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 教学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解题
冋学们,我们常常把风景美丽而
在黑板右边填写历史朝代顺序:
人们又不常去的地方叫做世外桃源。
秦(前221-206 ) 汉(前206-公元
创设情境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怎样产生的
220 )魏(220-265 )苣(265-420 )
激趣激思
呢?这个成语来源于陶渊明所写的
引入课文
一篇文章 《桃化源记》。这篇文
口述:有一群人秦朝躲进了一个与世
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作者通过这篇
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
文章说明了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
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直到东
走进“桃花源。
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现。这个隐了五
整个课堂教
二、介绍作者、作品及背景
六百年的地方就是 桃花源。记,
学呈总分总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听配乐朗读
2、 师生合作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尽
量读出感情。
3、 学生相互质疑问,疏通文意。
在古代是一种文体。
师读第一段,指名一生读第二段, 齐读余文。
学生相互质疑问难
结构:整体 感知一分步 品味一深入 研讨,对课 文的理解层 层推进,螺 旋上升。
1、 学生创造性复述
2、 学生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 话谈读本文的感受,并简述理由。
3、 选择自己喜欢或有感悟的句 子,朗读、背诵。
4、归纳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 文言现象(见后)
(二)复述课文,整体感知
1、以“桃源”为线索,小 组成员分工讲述桃源故事,可以 加上自己的想像。
线索提示:发现桃源一进入桃源一作
客桃源一一辞别桃源一一再寻桃源
2、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 谈读本文的感受,并简述理由。
1、学生选一个景点用一个句式给 我们描绘一番(这里的 美,你
/看、、、、、、)
桃花源外在环境美:
自然景色--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内在环境美:
自然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
这里的土地美坦荡如砥,一望无垠,
四、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 内部环境优美的句子。
2桃源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 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例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
桃花源记教学导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