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问题教学目标: 1、经历拼摆、交流、观察等探索稍复杂图形的排列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图形排列中的简单规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发现和欣赏图形排列的美妙。教学重点;拼摆、交流、探索规律教学难点:探索规律教具准备:九宫格、○□△图片每种 3张、扑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师:同学们,春节过得很高兴吧!谁愿意把你们最高兴的事情和大家说一说? 请几个人发言。师:春节期间,有谁贴挂旗了?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真细心,能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等图形来“创造”规律。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1. 把图形有规律地摆一行。(1 )教师启发性谈话,提出把○□△图片各 3 张有规律地排成一行的要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2 )小组交流摆法后小黑板展示。(3) 全班交流学生个性化的摆法,( 每组先说一个, 其余组补充) 学生说出摆图的规律后, 师质疑: 如果接着摆,下一组会是什么样的? 2. 在九宫格里有规律地摆图形。(1) 出示 3×3 方格图, 说明这样的方格图人们把它叫九宫图。抛给学生的问题:“把○□△图片各 3 张摆在九宫格里,要使每行或每列的图形相同,该怎样摆?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2 )小组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怎样摆的,讨论摆得规律是什么?然后小黑板展示。(3) 全班交流: 小组汇报怎样摆的( 每组先说一个, 其余组补充) 并说出摆得规律。课本中丫丫摆得是个特例,学生没摆出来,师可以出示,讨论是什么规律。师: 每行或每列相同大家都会摆了, 要使每行和每列的图形各不相同, 应该怎样摆放?自己动手试着摆一摆。然后小组交流,小组小黑板展示。(4 )全班交流小组不同的摆法,小组解说员讲解说一说是怎样摆的。(5 )师质疑:这么多排列方式,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内部组织、引导研讨) (6 )全班交流:学生充分发言,教师最后小结。(生:第一行摆△○□,第二行把第一行的最后一个□放在第一, 其它两个顺次后移就行,是△○; 第三行把第二行末尾的○放在第一, 剩下的顺次后移是□△。生: 竖着看也能发现这样的规律。第一列摆△□○, 第二列把第一列中最后一个○放在第一, 其它两个△和□顺次下摆……) 三、综合练习 1. 练一练第一题。师:同学们刚才发现了我们在方格中摆出的图形的规律。现在请你看课本第 3 页的第一题,在方格中摆放三种不同的花, 有一个方格还空着,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各种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 想一想空格中应该放哪种花?学生独立思考、填空,交流。 2. 练一练第二题。取出扑克按着书先摆一摆,找出规律,然后回答书中的问题。( 1. 根据每行的排列数字确定扣着的是几。 2. 根据每行花色排列规律确定扣着的是什么花色。规律是: 方块、红桃、草花、黑桃--- 黑桃、方块、红桃、草花-- 草花、黑桃、方块、红桃、--- 红桃、草花、黑桃、方块) 四、拓展练习自己按规律摆扑克牌。并同桌进行猜扣着的牌的活动。第二课时探索、发现简单事物中的排列组合规律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探索、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 在进行探索、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准备: 三张人物图片、 3 张照相课件、乒乓球比赛课件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一定照过相吧,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也去照相馆照了一次全家合影,你们知道他们可能照了几张不同的照片吗?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演示占位不同的 6 张照片,并分类。) [ 学生先思考,猜测一下可能照几张照片,然后三个学生自由结组站一站,边站边说怎么站的。随课件演示,说出照片上每个人的位置。] 二.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1、课件出示,乒乓球比赛的图画,让学生说说有关乒乓球比赛的知识。 2. 如果两个小朋友打乒乓球,结果可能有几种? 3. 提出教材上的问题, 让学生尽情猜想。 4.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三、练一练: 1. 指导学生实际写一写,再自己选三个数写写。 2. 可用不同的学具代替玩具摆一摆,再填写。 3. 采取限时口算方法,完成此题。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 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 7 的乘法口诀求商, 能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 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 向学生渗透“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 7 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 初步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