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1).doc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一)
统备
个备
【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诗歌鉴赏中诗歌形象的类型
能熟练掌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解题步骤、方法 【考纲解读】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 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鉴赏诗歌 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 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高考 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 握,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教学过程】
一、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一般有景象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等。诗中 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 现,它常常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 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 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 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 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 三)。
课堂巩固
(08江苏名校联考优化卷)
村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试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答:
(08江苏高考信息卷)
渝上秋居马戴
醐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诗的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 围?
答:
二、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 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 感情。
提问方式:诗人是如何借物象展不自我形象?
提问变体:简要分析诗歌中的这一艺术形象的特点。
答题步骤: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分析形象的意义例:
例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一)。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 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 清玉洁之质。(步骤二)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 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步骤三)。
课堂巩固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 明时::疾苦、怨愤
前六句表现了孤桐怎样的特点,诗人借孤桐形象表现了怎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