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doc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 动性(2). 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 术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 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 育结构的变化(3)(1)教育 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制约作用(2)政治经济制 度决定受教育权(3) 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 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 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 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指定其培养目标 的主要依据。(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 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 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 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 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2)要求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 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 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