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护理:血液病中医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护理:血液病中医护理.doc第2页 /总页数 4 页
中医护理:血液病中医护理

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对立统一观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我们需要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医疗市场的变化,临床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实现全程优质服务,将护理工作深入到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五个层面,这与突出中医护理特色,落实整体观,辩证施护的理论依据是相吻合的,在实践中能够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中医护理专业人员在护理服务中可以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给药、饮食、情志、环境、针灸、按摩、康复等辨证施护技巧,为患者提供连续、简便、经济、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我们在日常护理血液病患者的工作中体会到,首先要针对血液病特点做好症状护理,同时在护理全过程中要强调辨证施护,提供给患者健康教育机会,指导他们做好养生训练,对提高患者带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对症护理
:原则上要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气血化生之谷源。依病情轻重决定是否卧床休息,轻、中度贫血者可以散步、打太极拳、扫地、洗少量衣物等。实行动静结合,可以增加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食欲和易于入睡。中度贫血或有明显出血倾向及合并感染的患者,适当限制活动,以免活动过度而致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症状。因脑组织缺氧,患者常有头痛头晕易于晕倒,要嘱其勿过多过猛活动防意外发生,鼓励患者多进食,增强抵抗力。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猪肝、豆类、蛋类、新鲜青菜、水果,注意烹调技术,以期味美可口,增进食欲,多进食生花生等补血食品,禁食辛辣、烟酒。贫血严重时遵医嘱输血。
:做好健康宣教,加强情志护理,积极预防出血,常备云南白药。凡出血者不易热敷、热熨、艾灸、防血热妄行。因出血诱因以外伤多见,如咬苹果、啃馒头常引起齿衄,挖耳鼻可致耳衄、鼻衄,如抓皮肤或碰撞后紫斑或出血,吃硬食如煎炸、鸡骨、猪排、鱼刺等常诱发口腔黏膜出血、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和胃出血等,大便干燥可引起肛裂出血。因此要积极对患者做大量的健康教育如:禁挖耳、鼻,禁抓皮肤,保持口腔黏膜湿润,饮食宜软,防大便干燥,避免外伤,预防出血的发生。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预防严重的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辨明出血部位,观察出血色、质、量及性质、出血诱因及时间。呕血、便血时要禁食,或软食、流食、半流食。食物不可过硬过烫,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记录血量、次数,及时配合医生为患者输液输血。若患者主诉头痛头昏、烦躁或嗜睡,要观察患者瞳孔是否不等大,血压有否下降,有无恶心、呕吐、颈部强直等并报告医生患者有颅内出血倾向,立即吸氧、头部置冰袋,做好抢救准备,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血压、脉搏、舌象、瞳孔的变化。
第2页 /总页数 4 页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并要求患者及探视者戴口罩。高热时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或针刺十宣放血、风门穴拔罐降温。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各项操作严格无菌技术。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身各部位的清洁,防破损、防感染。留置针按要求时间留置、定期护理、消毒、更换贴膜。高热患者要卧床休息,烦躁者加床挡防跌伤、坠床。注意口腔护理,中药液含漱,观察神志、体温、汗出、口渴、皮肤、二便、舌象、脉象、药效及药物副作用等。口渴重汗出多

中医护理:血液病中医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1-09-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