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问题
1文本(本文)概念
2中外文学理论历史上的文本层次说
A中国古代《易经》与王弼提出的言、象、意层次。
B西方的二层次说(黑格尔观点)、四层次说(英加登观点等。
综合古今中外的探讨,我们总体上把文本分为三个层面:
一文学话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话语系统。
具有三个特点:
内指性
心理蕴涵性
阻拒性或陌生化
二文学形象层面指读者在文学话语的感染下,经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唤起一系列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构成一个动人的艺术世界。
其特征:1文学形象具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3文学现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文学现象是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
三文学意蕴层面指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本文的纵身层次。
又分为三个层面:A是历史内容层面
B是哲学意味层面
C是审美意蕴层面
(二)文学典型
一、典型论的发展: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
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19世纪的个性典型说————20世纪之后,西方艺术中心转向,典型研究相对沉寂,但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发展,成为中心议题。
二、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1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2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问题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是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
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
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致玛·哈克奈斯》)
(
(三)意境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