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防范高校网络谣言传播的对策研究.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防范高校网络谣言传播的对策研究
(function() {
var s = "_" + ().toString(36).slice(2);
('');
( = || []).push({
id: "u3686515",
container: s
});
})();



  摘 要:防范和治理高校网络谣言是净化校园环境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谣言管理结构单一、体制僵化的突出问题,提出发挥大学生管理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巩固和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和校园治理硬实力,积极探索防范高校网络谣言的新路径,从而构建高校网络管理长效机制。
  关键词:网络谣言 大学生 防范与治理 网络诚信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247-02
  1 建立网络诚信制度,发挥大学生管理主体意识
  诚信制度是规范高校网络秩序的道德支撑手段,“有章必循,有诺必践”这是网络诚信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网络谣言与客观事实往往是相伴而行,然而谣言终将被事实所否定,周而复始,而每当网络谣言被揭穿后,人们通常会质疑网络的可信度,但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可信度的缺失[1]。因此为了避免网络谣言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甚至道德沦丧等负面影响,大学生在掌握第一手资料时,应该立足于客观事实,充分进行社会调研,同时积极履行网络诚信制度,发挥大学生网络管理主体意识,以主人翁的身份去净化网络环境。2014年,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毕研韬认为“建立网上行为信用制度是值得期待的新探索,网络运营商可视用户的信用情况区别对待。”实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多方防控体系,实现政府、社会、个人诚信主体建设的多元化。网络空间中的主体自由应该是建立在道德法律为支撑的自由,而良好的诚信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地防控网络谣言。让大学生秉承诚实守信原则,坚持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信仰,在网络谣言的乱象中及时发现新的舆论迹象,消除网络谣言和主观偏见的束缚。2012年11月17日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网络谣言“于丹在北大被轰下台”事件迅速发酵传播,但是鉴于北京大学校方不便于就此类事件发表官方声明,北大学生亲历者通过发表微博“关于于丹被哄――北大昆曲雅集上发生了什么?”来还原事实的真相,让公众在短时期内获知事情的真实经过,维护了北大师生形象。因此,高校大学生要积极发扬勇于探求真理的勇气,努力提高信息

防范高校网络谣言传播的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9-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