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导学案.doc水循环和洋流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编写序号:20
编写人:沈倩倩 时间: 审核人:尹晓红
学习目标:
了解水圈里水体的类型;
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了解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一、水循环
1、 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以及与之相伴的 形态和 状态的
变化。
2、 在 能及 的作用下,水在、和 间通过吸收 或放
出,以—、—、—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 得 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
3、 水循环过程
vnvT\\ \ 巳
i
\\\\\
\\\\\
11 B\
\\ \ \ \
♦ \ ,
类型1 : 类型2 :
类型3
读上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三种类型:类型1:、类型2: 、类型3:
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A 、B 、C 、
D、E、F、G
3、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及— 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例:植树造林可以影响水循环中、、等环节。
跨流域调水主要影响影响的是 o
修建水库蓄水主要影响的是。
4、水循环的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2、课堂探究案
探究1:
面对滔滔黄河水,唐代诗人李白曾叹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黄河水真的一去不回头了吗?
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 的,请想一想,如果没有海陆间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陆地淡水资源将会怎样?
从总体上看,陆地水、大气水和海洋水会不会增多或减少?是什么在起作用?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水循环的第一个地理意义(用简洁语言概括)
意义一:
探究2:
在水循环过程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迁移?
在水循环过程中,主要是什么能量在推动着水的循环?这种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和交 换?
可见,水循环的第二个地理意义为(用简洁语言概括)
意义二:
探究3:
快速阅读课本60页材料“黄河输沙造陆一水循环改变地形”
思考:
黄河水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类型,哪一个环节?
在材料中,黄河水在参与水循环的同时塑造了什么样的地形?
形成这些地形的外力作用属于哪一种?
可以得出水循环的第三个意义
意义三:
探究4、 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积极的:
案例1、据悉,湍急的黄河水从滨州市博兴县打渔张引水闸的6个闸门涌出,经过长途跋涉 于11月29日凌晨抵达它的终点站——棘洪滩水库。
从1989年11月25日第一次“引黄济青”至今,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这条人工开 凿的“黄金水道”都要为青岛输送黄河水,让我市彻底告别了缺水的无奈。
岛城今年雨水虽较为充沛,但作为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青岛面临着旅游人数成倍增多 造成的供水紧张局面。为此,
1、 "引黄济青”的时间是每年的
水循环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