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说明书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06年3月
简介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元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确定为重庆市新巴蜀十二景之一“长湖浪屿”;1999转为直辖市级风景名胜区(渝府[1999]74号)。
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在重庆市具有一定独特性和垄断性。长寿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被称为“西南内海”,形成于1954年动工兴建的狮子滩水力发电站。该电站1957年全部建成发电,为我国“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长寿湖水库总容量101>.2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65平方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020平方千米,。
近年,为深入发掘“长寿”旅游文化内涵,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大力开发具有长寿特色的旅游产品,争取将长寿湖开发建设成为重庆主城区近郊的休闲、观光、康娱、度假旅游中心,使其成为长寿区旅游拳头产品;并在长寿区内逐步形成以长寿湖为重点的“园区—城区—湖区”的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带。长寿区逐步加大了对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的工作力度,将理顺管理体制,向湖区纵深发展,提高开发层次,完善周边的配套设施和旅游线路等作为近年长寿湖风景区建设工作重点。并形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如抓紧完成长寿湖旅游项目和产品策划、开工建设双龙
—罗山旅游公路、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广场、旅游码头、西岸片区道路、电、水、气等。
在此背景下,为了更为有效、合理的开发和建设长寿湖风景名胜区,2005年4月,受重庆市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委托,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承担《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5年5月初,项目组共十一人进入现场,展开基础资料收集、现状踏勘、与长寿区、旅游风景区管委会、相关村镇等领导和部门进行座谈工作。2005年6月至7月,项目组多次向重庆市规划局、园林局,长寿区委、政府,长寿区建委、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领导汇报规划编制的工作进度和阶段成果。多次会议不仅确定了风景区的范围和规模、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等重要问题;对风景区的景区划分、景点建设、交通组织、接待设施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意见,有效的指导了编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2005年7月底,重庆市规划局会同市园林局、组织长寿区建委、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领导和单位对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进行初步审查。会议重点解决了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等影响下一步规划工作展开的重大问题。
2005年10月27日,重庆市规划局主持召开《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行政评审会,原则通过该规划,并提出了修改意见;2005年11月9日,重庆市园林局主持召开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认真、仔细的阅读和评阅了规划成果,认为规划成果符合国家与地方相关法律,原则同意该规划成果,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在两次会议基础上,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项目小组根据相关修改意见,对已经形成的技术文件认真、仔细的进行了修改、审查和校对,形成规划正式成果。
在规划工作过程中,项目组受到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园林局,长寿区委、政府,垫江县委、政府,长寿区建委、垫江县建委,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长寿湖镇等单位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旌表谢忱!
目录
7第一章 区位与发展背景
区位关系
现状概况
相关规划
编制动因
14第二章 发展优劣势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村镇与产业现状分析
基础设施支撑条件分析
15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
景源调查
景源筛选与分类
景源评分与分级
评价结论
25第四章 旅游发展分析
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市场定位
旅游市场开拓
30第五章 发展方向与主导战略
发展方向
发展战略
主题形象定位
31第六章 规划原则与期限
规划依据
规划原则
规划期限
33第七章 风景区性质与规模
规划区性质
规划用地范围与规模
风景区环境容量
风景区游人容量
床位与服务人员规模
人口规模
39第八章 规划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
景区规划
景点规划
46第九章 道路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
内部交通
51第十章 专项规划
5110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