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议论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
过程与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严密的论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
1、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语段“潜台词”导入: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是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潜台词:责任 使命 担当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潜台词:苦尽甘来
我们都谈了对“责任”和“快乐”,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
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与其师康有为参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著作:《饮冰室合集》
三、听读课文。读后学生再分段落读。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
四、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第一步: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
15 最苦与最乐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