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说教学设计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说教学设计1.doc《马说》教学设计
张北县张北镇中学王桂梅
◊总体构思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体会作者行文 运笔之妙。采用串讲、讨论、提问等方式疏通课文,使学生认识封建 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采用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为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朗读、串讲、讨论、抢答、 相互质疑,在活泼的气氛中扫除文字障碍,理解文章寓意,培养勤动 脑筋、集体合作的优良学风。生字、词语及个别语句通过作业优化设 计加以解决。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骏马奔腾的画面。[课件2][课件3] 欣赏图片后,让学生想出一些有关“马”成语,如“万马奔腾,一马 当先,天马行空”等。[课件4]
1、作者简介:韩愈( 768-824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 新奇,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 世之志。三考进士不第,多次被贬不得志。[课件5]
2、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 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 “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 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 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课件6]
3、“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 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课件7]
二、 学习目标[课件8]
能准确通畅地朗读课文,结合页下注释理解文意;
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
三、 读文感知
1、 听朗读录音,注意读音和语气语调。[课件9]
2、 读准重点词语[课件10]
伯乐(1。) 骈(Pian ) 才美不外见(xijn)
一食或尽墨一互(shi su dan) 食马者(si) 食不饱(shi )
食之不能尽其牡(si cai通"才”)
邪(ye 通"耶”)
四、 疏通文意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课件11][课件12]
[课件13][课件14][课件15][课件16]
五、 质疑探究
(一) 第一自然段:[课件17]
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用课文原句回答)
千里马的遭遇?(用课文原句回答)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到什么作用?
(二) 、第二自然段:[课件18]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用课文原句回答)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的“食马者”按照常马的食量来喂养它,说明 了什么?
食马者造成了什么恶果?(用课文原句回答)
最后一句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向无知者发出强烈的谴责,
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三) 、第三自然段:[课件19]
本段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 “食马者”的平庸浅薄?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四) 、托物寓意,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
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课件

马说教学设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9-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