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青山处处埋忠骨1 鲁教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青山处处埋忠骨1_鲁教版
第 2 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阅读中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学会阅读。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对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读为主,"读--议--悟"结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促成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划、找、朗读、默读等方式自读自悟,深刻领会毛泽东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3、在读、议、练写的根底上进一步了解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划、找、朗读、默读等方式自读自悟,深刻领会毛泽东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课前准备】有关“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小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流程】
一、诗句导入,情感铺垫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之一?中有这样一句诗“〞。〔出示诗句〕读过这句诗吗?什么意思。
2、结合小资料理解诗句〔理解革命者血洒疆场,无怨无悔的气概,读出无畏无惧的豪情〕,指导朗读诗句。
3、读了这句诗,不由得想起了另一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啊,为国捐躯,战死沙场,那是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可是,这对他们的亲人来说,怎么样。
第 4 页
今天就有这样的一位平凡的父亲,他痛失爱子,悲哀欲绝,可最后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出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他就是―――〔板书:毛泽东〕。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配乐〕俗话说:哀莫过丧子,一位对于儿子寄予巨大期望的父亲,却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是何等的打击。默读课文。要求:
了解文章大意,用括号标出三份电报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接到电报后能表现毛主席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把自己深受感动的局部多读几遍,做简单批注。〔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促成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2、检查交流,了解文章大意
〔1〕经过认真的自学,这些词句都会读了吗?勋鉴 殉职 奔赴 尊重 踌躇 黯然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绩。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2〕谁能用上一两个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意?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荣耀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哀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过渡:伟人毛泽东到底是如何经历这件事情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份电报。
三、惊闻噩耗,体会一位父亲的悲哀
结合第一份电报,了解心情之悲哀
出示第一份电报,快速浏览,有不懂的词语吗?这份电报传递着怎样的信息?〔岸英殉职,同意吗〕,这一信息对于主席来说是什么?〔噩耗〕
细读课文,说说主席惊闻噩耗后情感变化的句子。〔出示〕
A、 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青山处处埋忠骨1 鲁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yd13607
  • 文件大小120 KB
  • 时间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