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导入新课
二、图文结合,理解寓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指名读,分自然段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这个人左思右想没办法,站在城门口呆呆地发愁。”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4、这时来了一个老头儿,他是怎样对老头儿说的?(“我的竹竿太长了,进不了城。“)老头儿是怎么说的?(“我见多识广,这点儿小事还用发愁吗?你把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不就能拿着进城了吗?”)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这个人发愁的语气。读出老头儿自以为是的语气)
6、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头儿话的意思。(我见多识广,这点儿小事不用发愁,你把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就能拿着进城了)
7、拿竹竿的人是怎样做的?(拿竹竿的人听了,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按照老头儿说的,把这根长竹竿截成了两段,高高兴兴地进了城)
8、指导朗读。(读出拿竹竿人的高兴心情)
9、教师小结,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演读课文
1、小组同学合作,表演读课文,有扮演拿竹竿的,有扮演老头儿的,剩余的同学做观众。教师巡视。
2、选择表演好的学生到讲台表演给全班人看。
3、你觉得老头儿的办法好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集体反馈,教师小结寓意:自作聪明、乱指挥和不会思考,只会按固定的格式办事,不知变通的人是愚蠢的。
5、如果你恰好经过那里,你会怎么把你的办法告诉他?(学生互相交流,指名发言)
6,、教师小结:我们不可以像拿竹竿的人和老头儿那样。我们遇事要认真思考,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7、朗读课文,读中加深理解。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启发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字的结构及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名反馈,教师示范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同时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五、延伸拓展,巩固内容
把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给他们提几个问题
24 截竿进城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