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 6
教学设计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荷塘月色》的三种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感等修辞手法,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难点】
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品读──讨论──赏析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不外两点:
一是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
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二者不可分离。
【整体感知】
三个世界:
一、现实世界----颇不宁静
二、精神世界----暂得宁静
三、理想世界----自由欢乐
感情主线: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问题(1):阅读1-3段,
①思考:《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现实世界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师生交流明确:
小煤屑路、路旁杂树。
②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第2段:小煤屑路-----幽僻、寂寞(寂静)
第2段:路旁杂树-----阴森森的
③这些景物描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师启发:月光是淡淡的,作者却说“今晚却很好”,这说明作者的感情怎样?是淡淡的喜悦呢?还是淡淡的哀愁?
学生自由讨论:淡淡的哀愁。
问题(2):阅读4-6段
①思考:朱自清的精神世界中描绘了哪三幅图画?
月下荷塘:
塘上月色:
塘边月色:
②这三幅图画各有什么特征?
月下荷塘:宁静、优雅(幽美、雅致)
塘上月色:月光淡淡、月影朦胧
塘边月色:月光暗淡下去
③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月下荷塘”的宁静、优雅(幽美、雅致)的?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④第5段主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月色
⑤本段的描写对象是树,还是月光?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3):阅读7-8段
现实世界是如此不平静,精神世界的荷塘月色也转瞬即逝。那么,他的理想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江南采莲的景象。
【重点突破】
问题(1):朱自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篇散文写于哪一年?1927年7月。1927年7月,朱自清面临的中国,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一月:汉口爆发反英怒潮;奉军南下入河南;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南京发生惨案。
四月:张作霖派兵搜查苏联大使馆,不久李大钊被绞死;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另立南京国民政府;李济深在广州捕杀共产党人。
五月:夏斗寅叛变,进军武汉;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
六月:日寇出兵青岛;清华国学研究院王国维教授自沉。
七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共政变;日本首相上奏征服中国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