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
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
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二、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
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三、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
2 次,每次 15-30 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
备。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
工作鞋。
四、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
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
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
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
儿转出。
五、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 器具及物品,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
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
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
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
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
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
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
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
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七、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八、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认真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
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
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十、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
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
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
以便检出带菌者。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
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
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穿隔离衣, 更换专业鞋, 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 应洗净双手。
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
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
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
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
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
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
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
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
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
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
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
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