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受体.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受体
第一节 分子识别
第二节 离子通道偶联型受体
第三节 G蛋白偶联型受体
第四节 酶偶联型受体
第五节 细胞内受体
第一节 分子识别
细胞通讯中,由信号传导细胞送出的信号分子必须被靶细胞接收才能触发靶细胞的应答,接收信息的分子称为受体( receptor),信号分子则被称为配体(ligand)。
分子识别的基础
分子识别是生命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反应之一,各种生物大分子通过氢键、离子键等相互结合,不同大分子之间的三维结构特异性的相互识别,导致了生物体中各种生命反应的发生。
■ 受体存在的部位
  信号分子识别并结合的受体通常位于细胞质膜或细胞内,所以有两类受体:
 ● 表面受体(surface receptor)
  于细胞质膜上的称为表面受体(surface receptor)
 ● 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
  位于胞质溶胶、核基质中的受体称为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
  表面受体主要是同大的信号分子或小的亲水性的信号分子作用,传递信息。而细胞内受体主要是同脂溶性的小信号分子作用。
细胞表面受体与细胞内受体
■根据表面受体进行信号转导的方式,将表面受体分为三种类型: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hannel linked receptor)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linked receptor)
酶联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根据表面受体与质膜的结合方式,则可分为单次跨膜、7次跨膜和多亚单位跨膜受体
细胞内受体:
通常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域, 一个是与DNA结合的结构域, 另一个是激活基因转录的N端结构域。此外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是与配体结合的位点,位于C末端,另一个是与抑制蛋白结合的位点,在没有与配体结合时,则由抑制蛋白抑制了受体与DNA的结合,若是有相应的配体,则释放出抑制蛋白。
糖皮质激素受体激活
细胞内受体在接受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后就成为转录促进因子,作用于特异的基因调控序列,启动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a) 类固醇激素通过扩散穿过细胞质膜;
(b)激素分子与胞质溶胶中的受体结合;
(c)抑制蛋白与受体脱离,露出与DNA结合和激活基因转录的位点;
(d)被激活的复合物进入细胞核;
(e)与DNA增强子区结合;
(f)促进受激素调节的基因转录。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受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3.62 MB
  • 时间2021-09-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