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案 草原修改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案_草原修改稿.doc16草原
主备:宝塔路小学审核:宝塔路片区六年级语文组 课型:阅读授课时间:11月15日 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 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 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 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汉情 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 朴简练的语言风格,又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 情境。
4、 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展开想 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资料链接:
1、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 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 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 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 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 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 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3、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 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 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4、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河县等地。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 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两个“回味”的意思的不同。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一自然段。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景以及给人带来的乐趣和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一、预习导学
1、 大声读课文三遍,家长签字
2、 看拼音,写词语。
xuan
ran
yu
hui
bo
li
v , cai
hong
meng gu
( )
(
)
(
)
(
)
(
ma
ti
xi

教学案 草原修改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95 KB
  • 时间2021-09-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