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情形”理解适用.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 对“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的理解与适用《侵权责任法》第 3章“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与侵权责任的构成及其各要件密切相关: 不符合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从而不构成侵权的,行为人即不承担责任; 构成侵权,但对于造成损害同时另有原因力存在或受害人有过错行为的,减轻侵权人责任。一、行为无违法性的判断及具体情形根据《侵权责任法》第 1 条的规定,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包括“行为的违法性”。笔者认为,主张“违法性”已经包含在“过错”概念之中或者认为“过错”要件吸收“违法性”要件的观点, 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否定“违法性”的客观存在。更何况如果否定违法行为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那么就无法处理因果关系这一客观要件。虽然人们对于如何判断行为的违法性尚有争议, 但违法行为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在逻辑和法理上都无疑问。从逻辑上说, 既然行为的违法性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那么行为人如能证明自己行为无违法性,就不必承担侵权责任。从立法层面看, 《侵权责任法》对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实际上就是认为这两种事由阻却违法, 不构成侵权,故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 实施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行为的,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 在认定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时,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正当防卫可以针对不法行为人的行为或工具实施。第二, 页眉... 页脚. 在明知加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情况下, 防卫人一般应选择躲避的方法, 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能进行正当防卫, 并且其防卫的方式应受到严格限制, 仅以制止侵害行为为限。[1] 第三, 对于不法行为人故意驱使其饲养动物实施不法侵害的,受侵害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第四,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 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 那么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第五, 为了保全较大价值的权益而损害较小价值的权益是紧急避险的实质内容, 能够通过紧急避险予以损害的可以是他人的财产权益或避险人自己的财产权益, 一般不能通过损害他人的人身权益来紧急避险, 但在特殊情况下损害他人的人身权益保全较大价值的权益也可能构成紧急避险。例如, 甲为了接住从楼上坠下的男孩乙, 而在瞬间将同行的丙撞伤在地。在此例中,甲无须对丙的损害承担责任,而应由乙的监护人对丙给予补偿。[2] 值得注意的是, 在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场合, 行为性质已经发生变化,过当防卫人、避险人的行为因过当而违法,从而构成侵权, 应就不应有的损害部分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0 条第 3 款的规定, 对于特殊正当防卫, 即无过当防卫, 防卫人“不属防卫过当”,其行为无违法性,不构成侵权,不承担侵权责任。(二) 依法执行职务、实施自助或受害人同意的行为,行为人不承担责任根据法理和司法实践, 行为人依法执行职务、实施自助或受害人同意的行为, 表明行为人的行为无违法性, 不构成侵权, 因此不承担页眉... 页脚. 责任。这些不承担责任的事由适用于各种侵权案件, 而不论归责原则为何。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是指依照法律规定, 在必要时因行使职权而损害他人财产、人身的行为。一般认为, 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作为不承担责任的事由, 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合法授权、执行职务的程序和方式合法、执行职务的活动是必要的。从理论上讲, 在来

对“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情形”理解适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8632182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