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doc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神奇的册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颍西办事处谢庄小学:刘艳丽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40-41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运算。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秘密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 学进行口算,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3、 利用数学知识渗透德育教育,让每个学生学会节约用水、爱护环 境。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尽可能是10位以上的。
【教学设想】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计算器有着程度不同的了解,有 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所以以往我们会教给学生怎样开机、 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会板书按键的程序框图等 这些内容我认为都不需要教。这样教,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促进作用。 我以为,需要教的,是储存数据和提取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使用计算 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上。在这节课上,我不是问“你会用计算器 吗? ”而是以不断地追问“我会用计算器吗? ”来贯穿全课,体现了学 习是学生的自主建构的理性认识和培养学生反思智慧的高度自觉,应 然的课堂和实然的课堂达到了很好地一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师:听说我们班同学的数学学得非常好,老师出一道题考考你们(出 示题目)看你们是否算的又对又快。
生回答结果。
师:同学们算的又对又快。那你们也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考考老师,看看老师是否能立即算出来。
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师使用计算器很快算出结果。
再指名学生说一题,师很快算出结果。
师:老师为什么比你做得快?
生:你用了计算器。
师:(拿起计算器)认识它吗?
生:认识!计算器。
百度图片搜索:计算器
?word=%E8%AE%Al%E7%AE%97%E5%99% A8&ie=utf-8
师:是啊,地球人都知道。那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它?
学生自由回答,列举计算器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师:能说得尽么?
生:说不尽。
师: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那么……(老师的话语停 住了,开始板书,“我会用计算器吗? ”)
师:问问自己,会吗?
生:会!
师:那行,请考考自己,这里有道题。
(出示:1、5力+768= )
先让学生做第一题,再让一名小老师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解如何使用计 算器进行计算的。
师:你们是不是这样做的?(出示课件)
生:
师:真的会用吗?接着考考你,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出示:2、89x123 = 3、2345-39x21= )
师:第二道题等于多少?
师:第三道题等于多少呢?
生可能出现两种答案:1526和48726.
师:究竟那个答案对呢?怎样断定呢?
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估算来分析。
让做正确的学生说一说输入的顺序。再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输入的顺 序。
师:他输入的顺序对呀,为什么结果却错了。有没有输入顺序和他一 样而结果却正确。
(如果有让生回答找出原因,从而引出科学计算器和普通计算器的区 别。如果没有师拿出科学计算器输入题目得出结果,引出两者区别。) 百度文库搜索:科学计算器和普通计算器的区别
师:如果是科学计算器的话,它知道先算39x21,再算减法。要是普 通型的计算器他就不会区分先算谁,只会按输入顺序来计算,所以它 就会先计算2345-39的得数然后再乘31,所以等于48426。
师:大家的计算器可能大多不是科学型的,不是聪明型的,而是傻瓜 型的。所以在计算时要看清计算器的类型。科学计算器知道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我们可以直接输入最后就得到结果。而普通型计算器,我 们很多同学都会记住39x21=819这个中间的结果,那有没有其他的好 办法?
生:
师:大家看,在普通型的计算器上是不是有这两个键:“M+”、“MRC”? 知道这两个键有什么用吗?
生:不知道。
师:我来告诉你。有了这两个键,即使是普通型的计算器也不用笔来 记那个中间结果了。怎么做呢?(出示课件)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来 输入先按“39x21”,然后就按下“M+”,计算器上显示结果是“819”, 按“M+”的目的是将“819”储存下来,就是把这个结果记在计算器里面 To然后,再输入“2345 — ”,再按,MRC”就把819调出来了。
师:现在会了吗?那试一下。
生试着用刚学的方法做第三题。
师:好了,都会算了吧?那练习一道题。20655- (27x45)=
生:17o
师:计算器中的每一个键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