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合唱的训练.doc童声合唱的训练
山东省益都师范附属小学赵青
近几年来,童声合唱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在我国乃 至世界各国蓬勃发展起来。童声合唱艺术融美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一 体,以它独有魅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听众喜爱。一个好的童声合唱 团,演唱出一首好的童声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感染,而 在美的背后,却是合唱团全体成员无数次辛苦、系统的训练。根据童 声合唱的特点,这些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童声合唱中声音的训练
引导儿童运用柔声唱法。在儿童没有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之 前,轻声歌唱能使儿童自然地体会到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协调活动, 能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能保护儿童幼嫩的发声器官,对 以后获得轻松流畅的歌声极为重要。但轻声唱并不是松垮无力的歌 唱,而应该是在气息支持下的轻唱。轻声歌唱是手段,目的是把“无 管制”的童声先“管制”起来,为以后更好地“放开”歌唱做好准备。 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而不是 追求音量和力度。这是指导发声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缺乏经验的 教师,容易在解决音质问题之前,首先考虑解决音量问题,这往往会 导致训练的失败。
培养儿童用头声歌唱。所谓的头声歌唱是指以头声为主的歌 唱方法,也可称为“向前的发声”方法。这种唱法可以纠正儿童过去 养成的不良发声习惯,避免他们把声音闷在喉咙里,可以使声音
“向 前方流出来”。学习向前发声,可以借助Wu和Lu音的发声练习来进 行,Wu和Lu音的发声动力在于舌尖,声音集中在前方,不用向前 的头声是很难发出这些音的。
在儿童自然音域范围内进行训练。训I练儿童歌唱时,有的教 师往往急于扩展音域,发声练习时常常过分注重扩展音域的练习,实 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为了获得美好的童声,首先必须集中力 量在自然音域内练习,然后再把这种稳定的声音扩展到高音区和低音 区。这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了过分偏重大音域训练的儿童, 往往会把高音的“挤”和低音“过松”的毛病带到歌唱当中去。
歌唱的呼吸。有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优美动听的音质后,还 应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做到正确地发声和正确地呼吸齐头 并进。过多的深奥声乐理论,儿童是很难理解的,因此,用“延长的 气息唱”是让儿童养成正确呼吸习惯的有效方法。因为唱一个乐句常 比说一句话的时间长得多,加之有音高的要求,歌唱时需要比说话更 长、更多的气息,仅依靠孩子练习的较浅的呼吸时远远不够的。在练 声时有意识地强化呼吸训练,并持之以恒,就能达到提高延长气息能 力的目的。在平时训练时,要经常让孩子们体会歌唱时的气息比说话 要“深”的多,而且要“节约”使用,就是要努力将气息保持在腰部 及其周围。除此以外,还应提醒孩子们放松肩膀、胸部以及脖子周围 的肌肉,以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二、童声合唱的和谐、均衡和统一的训练
与其他类型的合唱一样,童声合唱同样具有三大要素,即合唱 的和谐、均衡和统一。与独唱不同,童声合唱是一种具有严密结构的 集体音响艺术。在排练时,应注意结合作品的特点对以上三个方面加 以训练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合唱的和谐是指合唱中各声部的音准协调。
第一,合唱的和谐需要各声部调的准确。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 儿童在多声部的合唱中,因为受到其他声部的干扰,往往会出现“跑 调”的现象,这种“跑调”
童声合唱的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