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二首6.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鸟鸣涧》教学设计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秦 媛
设计理念:
探寻积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涵养润泽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人,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承载的责任。因此,在课堂中我努力架起教学的支点,让学生用独特的思考感悟做杠杆,努力撬开古诗意象背后无限的风光。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明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望月生情。《鸟鸣涧》里的“明月”,一改思乡思亲的主题,让月亮更加清奇、瑰丽。月的升起,不但给夜幕下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也让作者的内心变得敞亮。品读古诗《鸟鸣涧》,我们会感受到一个个古诗意象的背后,实则是诗人内心对乡村自然、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一颗淡泊名利、悠然恬静的心始终深藏在文本之中。在全面考虑到这个学段学生在古诗方面“已学的、应学的、能学的”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学生在本节课中“要学的”内容是品读诗歌,感受山涧的空灵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基本上能够通过查字典、看注释、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了解背景等方法理解诗文大意。处于小学中段向高段过渡的年段,有主动发展的内在需求,但仍以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教学中多以图片、语言、多媒体、板书等,给学生直观再现桂花飘零、山谷空灵的情景,帮
助学生进入寂静的春山月夜之中。生活阅历有限、阅读感悟需要逐步提高,在品析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揣摩诗人的写作特点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水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味。
2、抓关键字词,借助画面,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思。
3、初步体会以声衬静、以动衬静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解诗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走入诗境,想象画面,品味寂静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观其貌——解诗题明诗意
:盛唐时期,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之外,还有一位诗人,大学者苏轼是这样称赞他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知道是谁吗?(摩诘就是王维的字。)王维一生创作了400多首诗。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一首山水诗---《鸟鸣涧》。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
通过字面理解,涧,为两山之间的水沟。鸟鸣涧就是这条山沟的名字。春日里的一天,诗人王维闲来拜访友人皇甫岳,看到云溪美景,即兴而发,一连做了5首《皇甫岳云溪杂题》,《鸟鸣涧》就是其中的第一首。
3. 读诗正音:自由读--个别读---一人一句读。
师生、生生进行评价,注意吐字清晰,字音准确,字正腔圆。
:读诗不但要读通顺,读流利,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注意:抑扬顿挫慢一点,气断声连有起伏。气息沉下去,声音就浑厚了。
:你能针对这首诗提出哪些问题呢?回忆一下,平常我们都有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呢?(看插图,查资料,看注释,了解作者,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

古诗二首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