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对兰亭集序的理解
《兰亭集序》所阐发的道理与中学生的年龄体验有一定的距离,理解起来比 较困难。有的学生即使看了译文也不能很好的读懂, 尤其是第三段,这是本课教 学的难点。为此,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翻译的时候要有解析, 本文就个人的理解对 此文解析如下:
第三段:作者先写了两种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一静一动;一个严谨庄重, 一个不受拘束。然后在此基础上阐发了一系列的人生哲理:
1、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在你该做正 事的时候,如果把握不住自己,而沉湎于玩乐,那么等你清醒过来时,就会发现 大好时光已经在你玩乐中悄然过去了,老境已经来临了一一 “死”的问题不能不 重视了。
2、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在某一阶段总是喜欢或
追求某种事物(如学生时代“追星”),随着年龄的变迁,这方面也会发生变化。 但每当看到自己过去曾经追求或喜欢的事物时, 还会引发感慨,从而追念那逝去
的时光,或痛悔或欣慰 但“死”已经接近了。
3、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人们每当回 忆过去的事情总像那事儿就发生在昨天, 可实际上时光已流逝了很远,往事已经 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回忆这种情景时也会使人感慨不已一一 “死”是一个很快就 要发生的事情了。
4、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某种角 度讲,生死有命,活一天是死,活一百年也是死,人总得死,这样一想人活着还 有什么意思呢?这是使
关于对兰亭集序的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