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年级数学下册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练习课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练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99~100“练习二十三”第3~6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了解它的优点和作用,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和作用,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关于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求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1)“移多补少”法;(2)“先合后分”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预设2: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预设3:统计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项目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简称复式条形图。
预设4: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能看出两组(或两组以上)数量的多少;(2)便于比较、分析。
:同学们真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这么多新知识,今天我们接着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引导学生整理复习了旧知识,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基础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预设1:用小丽、小红、小兰及小芳的年龄相加的和除以总人数4就可以求出她们的平均年龄,注意小芳与小红同岁,则小芳也是8岁。
预设2: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即可求出总数量。
◎教学笔记
2

(1)同桌讨论:小明和小红谁更高?
(2)全班汇报交流,说说你的理由。
【学情预设】不能确定谁更高,因为平均数只能反映两个班级学生身高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的数,不能确定个别对象的身高,所以不能确定谁更高。

(1)学生大声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可能有少数学生不知如何动手,教师要及时引导:五门功课的总成绩会求吗?除了数学以外,其他四门功课的总成绩呢?
【设计意图】平均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简单的变式练均数含义的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第(1)、(2)题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第(3)题是开放性的,要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来提出问题,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练习二十三”第3题。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纵轴,与前面的统计图进行对比:以前学习的统计图纵轴原点往上的第1格表示的数量和其他格是同样多的;而这里纵轴原点往上的第1格表示的是70岁,其他每格表示的都是2岁。
(2)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可以这样表示?
(3)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当一组数量很大且比较接近时,为了制图和数据分析方便,可以将0往上的第1格画为折线,表示它与其他格表示的数量不同,它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表示不同的数量。

四年级数学下册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练习课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dv678
  • 文件大小716 KB
  • 时间2021-09-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