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
第二十四单元 麻疹
1
编辑ppt
【概述】
一、概念
麻疹是感受麻疹时邪(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眼泪汪汪,口腔两颊近臼齿处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周身皮肤按序泛发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疹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为特征。
2
编辑ppt
二、发病季节及年龄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好发于冬、春二季,且常引起流行。
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为多。
3
编辑ppt
三、证候分类与预后
麻疹的的病程,一般分为初热期、见形期、收没期三期。
若属顺证预后良好。
但年幼体弱,正气不足,或护理不当,再感外邪或感染邪毒较重,正不胜邪,麻毒不能顺利外透,引起逆证、险证而危及生命。
本病患病后一般可获得终身免疫。
4
编辑ppt
【病因病机】
一、主要病因
麻疹的病因为外感麻毒时邪。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二经。
本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有顺证与逆证的不同。
顺证指人体正气强盛,正邪交争,正气可以抗邪外出,疾病向愈。
逆证指正不敌邪,邪毒深重,发生变证。
5
编辑ppt
二、顺证病机
麻毒时邪经口鼻而入,首先犯肺,邪侵肺卫,表卫失和,肺气失宣,而见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眼泪汪汪等,此为初热期。继之邪毒由肺及脾,肺胃热盛,与气血相搏,正气抗邪,托毒外达,从肌肤透发,而见高热、出疹,此为出疹期。疹随热出,毒随疹泄,疹点透齐后,热退疹回。但麻为阳毒,易伤阴液,热去津伤,而见皮肤脱屑,舌红少津等,此为收没期。
6
编辑ppt
三、逆证病机
若麻毒炽盛,正气不支,无力托毒于外,或复感新邪,化火内陷入里,便产生逆证。
脏腑之伤,惟肺尤甚,邪毒闭肺,肺气郁闭,可见咳喘痰鸣,形成邪毒闭肺证。
肺胃邪毒炽盛,化热化火,循经上攻咽喉,而见喉肿声嘶,形成热毒攻喉证。
邪毒不能外达,内陷心肝,蒙闭清窍,引动肝风,而见神昏抽搐,形成邪陷心肝证。
7
编辑ppt
【临床诊断】
1.易感儿,在流行季节,有麻疹接触史。潜伏期大多6~18天。
,发热,喷嚏,鼻塞流涕,咳嗽,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粘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
发热经过3~4天后,进入见形期,热盛疹出,皮疹按序透发,约3~4天出齐。典型皮疹自耳后发际及颈部开始,自上而下,蔓延全身,最后达于手足心。
疹点透齐后身热渐平,皮疹渐退,是为收没期,皮肤留下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
麻疹深重者,常可在病程中合并邪毒闭肺、邪毒攻喉、邪陷心肝等危重变证。
8
编辑ppt
,但皮疹与皮疹之间皮肤颜色正常。
邪毒深重者,皮疹稠密,融合成片,疹色紫暗;
邪毒内陷者,可见皮疹骤没,或疹稀色淡。
4.实验室检查:血象可见WBC总数正常或减少,N及L几乎相等非典型麻疹患者,E增多。应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抗体。检测患儿鼻咽分泌物或尿沉渣涂片的麻疹病毒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
9
编辑ppt
【辨证论治】
一、辨顺逆
:起病时患儿身热不甚,常有微汗,神气清爽,咳嗽而气不促, 3~4天后热势上扬,精神尚可,开始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及头面、颈部,而后急速蔓延至胸背腹部、四肢,最后鼻准部及手心、足心均见疹点,疹点色泽红活分布均匀,无其他合并证候。疹点均在三天内透发完毕,嗣后依次隐没回退,热退咳减,精神转佳,胃纳渐增,渐趋康复。
10
编辑ppt
中医儿科学24章麻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