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虽然封面上的作者放上了我的名字, 但本书其实是许多人努力与经验的结晶。依照大部分定义, 科学是集体事业; 我们再三加以试验其他研究者及自己的见解与发现, 严谨地升知识,而我对于改变儿童行为所研发的方法,是经过丰富与复杂的网络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 曾经直接和六千名儿童、四千名父母、五千名教师、三千名治疗师,以及科学研究者、学者及临床医师共同合作或观察别人。我的研究受到美国国家心理研究中心(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美国瑞芬戴尔基金会( Rivendell Foundation of America )、强森基金会(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格兰特基金会( William T. Grant Foundation )、罗文斯坦基金会( Leon Lowenstein Foundation ) 及其他机构的大力支持与肯定, 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西北大学引荐给我配合度高的家庭及令人激赏的同仁与学生, 并给予我热心的支持。维达健康传播公司( Vida munications ) 将我的研究拍成影片而赋予新生命,所有这些机构与个人对我的研究发展甚至对本书都有所助益,我由衷感谢他们; 尤其特别要感谢耶鲁教养中心和儿童行为门诊部优秀的医护人员。为了保护父母与孩子的隐私,本书中的人名及鉴定出的特质已经过更改。前言( 1) 正面教养, 教出有品格的好孩子! 四岁孩子乱发脾气的次数愈来愈多、一次比一次嚣张, 他们开始成为左右家庭生活的主宰者, 现在不只是大吼大叫而已, 摔东西、打人、乱踢样样来。就寝时间乱发脾气是可以预料的, 这是扰乱家庭生活最常见的坏行为, 可是孩子也可能把家丑在马路上公然演出。早上把孩子放在托儿所时,他老是使性子,害你上班常迟到。好几次在超市、餐厅及家人团聚等公开场合上, 孩子的惊人之举令你束手无策, 你相信别人必定把你当成是无能的父母, 渐渐地你也开始怀疑别人的看法是对的, 更可悲的是, 你觉得情况已经超乎自己能控制,而这样的看法不得不令你心惊,逐渐失去指导孩子、家人的信心, 同时,你也失去了原有的好脾气。*** 你希望九岁的孩子合作点, 不要老是唱反调, 其实你也不是要他盲从, 只要孩子能多多配合就好了, 可他就好似存心跟你做对般, 从早上起床上学到做功课, 还有吃晚餐、玩电脑或看电视, 没有一件事情顺利。有时候孩子坚持拥有绝对的自由和自主权, 而且不停地和姊妹争吵。难道你家里能有一点点的平静也算是非分要求?你已经疲于应付定家规、试着了解孩子的观点,也没有力气使用那些没什么效果的管教方法,坦白地说,你已经受够孩子了。你很纳闷,为什么自己偏偏不是那个有乖巧、听话孩子的幸运者。*** 十三岁的孩子老是给你找麻烦, 有几次他偷了东西、破坏物品, 最令人担心的是藐视父母的权威。你告诉自己, 这只是过渡时期, 孩子只是处于青春期的正常少年, 可是你不免担心孩子可能会惹出严重的问题。你努力和孩子沟通, 软硬兼施, 用尽方法——处罚、委婉解释、乞求、泪眼婆娑——但统统都没用。另一半说你太夸张了, 但你总觉得是该面对这件严重问题的时候了。孩子的心地不错, 然而那还是没办法让你稍稍感到安心, 你不知道下个危机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现在, 你应该在孩子闯出更大的祸之前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吗?还是应该等着看某个问题会自动消失?也许你已经开始上网找寻“乱发脾气”、“行为偏差”的孩子资料了,发现你孩子的行为正符合一个可怕的标签。也许你比配偶更加关心这件事情, 或者正好相反, 孩子的问题已经成为你们之间争吵的根源——两个认真的父母为了什么是错的、有多严重、如何矫正或是否该插手管教而意见不一。你内心纠结在一起的困惑、挫败、恐惧和愤怒, 使得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得令人厌烦、长期对峙, 甚至成为心底深处感到恐惧的家务, 这种感觉令你非常不舒服。你已经在扮演一个你不认同的角色, 或者已经了解自己成为那种你打死都不想当的父母: 常常发怒、有时候失控的咆哮, 很多时候没效率地不断唠叨、威胁、处罚或者打小孩, 而这个孩子曾是你深深疼惜、世上最爱的人。你觉得自己失去了平衡, 觉得自己好陌生, 你需要更好的办法来成为称职的父母, 但是那些可以帮助你改头换面的方法却对你无效: 心地慈悲父母的办法、教养手册上建议你做的那许多方法、电视上天才保姆所使用的办法、专家们保证可以马到成功的各种办法, 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告诉你, 某某人怎么又怎么难教的孩子, 在使用过新的教养策略或神奇饮食或诸如此类的“妙法”后, 真的改变了。实在很难想象, 什么方法对你和孩子确实有效果。有效的解决方法有一个确定有效的办法,它就叫做“科学”。在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如何对待孩子的一些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