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9 深部感染真菌.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十九章深部感染真菌
P345
概述:
侵袭深部组织、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统称为深部真菌,
1、条件致病菌白假丝酵母菌
2、病原性真菌新生隐球菌
第1节白假丝酵母菌
概述
1、俗称白色念珠菌,是假丝酵母菌属中最常见的病原菌;
2、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深部感染真菌病
3、新近分离的柏林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氏阳性,但染色不均;
在组织内形成芽生孢子,继而形成假菌丝;
培养后的白假丝酵母菌可发展成为厚膜孢子
2、培养特性: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血平板及沙保弱琼脂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37℃培养2~3天后可出现典型的类酵母菌落
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可形成假菌丝,并产生真菌丝和厚膜孢子
二、致病性:
1、条件致病性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见(白色念珠菌);
2、感染类型有皮肤黏膜感染、内脏感染和中枢神经感染,少数发生
变应性疾病。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
2、分离培养与鉴定:
假丝酵母菌种类繁多,可根据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等进行鉴别
芽管形成试验:~1ml正常人或羊血清中37℃~4h后镜检,可见芽生孢子和芽管形成;
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将菌接种于1%吐温80玉米粉培养基,25℃孵育24~48h后镜检,可见厚膜孢子;
白假丝酵母菌和都柏林假丝酵母菌鉴别可用45℃培养区分,前者生长良好,后者不能生长。
3、血清学试验:
1、患者体内可产生多种假丝酵母菌的抗体,但诊断意义不大;
2、应用胶乳凝集试验或ELISA可在患者血中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细胞壁甘露聚糖,特异性较高
4、动物试验:
将1%白假丝酵母菌悬液1ml尾静脉或腹腔注入小鼠或耳静脉注入兔体内,5~7天后动物可死亡,解剖发现肾、肝等有脓肿
四、防治原则
1、除去危险因素如潮湿、停止长期应用抗生素等;
2、鹅口疮及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治疗可局部涂敷制霉菌素、龙胆紫、酮康唑等;
3、深部感染可用两性霉素B治疗或与口服氟胞嘧啶合用;
4、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2节新生隐球菌
概述:
1、自然界分布广泛;
2、也存在于人体的体表、口腔和粪便中;
3、大量存在于干燥的鸽粪中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
圆形的酵母样细胞;
菌体外周有一层肥厚的荚膜,用墨汁负染色后可见黑色的背景中见到圆形或卵圆形透亮菌体;
菌体可见出芽,但不形成假菌丝;
2、培养特性:
在血平板及沙保弱琼脂培养基上25 ~37℃培养数天后可出现酵母型菌落;
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3~5天后可出现菌落;
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上25℃培养3天后呈混浊生长,可

29 深部感染真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