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我们生命的根,是我们情感的归宿,是我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想北平
老舍
二、老舍简介
老舍(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新中、中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
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等;
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
电视剧《四世同堂》
与作品对话
1、爱北平但说不出来
2、爱北平的理由
3、想北平想得落泪
与作家对话
文章是写出来的,标题为什么不写成“写北平”
“写”只是客观的介绍、描写,情味淡了。“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一个“想”字,不仅点明了作者与北京的距离,而且还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无尽的爱、深沉的爱。
思考:
作者想北平想到了什么程度,哪一段讲到了?
第八段:好,不再说了。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
2012冀教版八上《想北平》ppt教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