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美术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的价值
专业:美术教育专业
年级:2009级
姓名:何念陪
学号:090010022053
指导教师:李舫
完成时间:*年*月*日
内容摘要:美术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丰富人的思维,因此,美术教育将随着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由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要重视学生在这期间的培训,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首先就的培养他们审美能力,让他们通过一些普通的学忆、认知),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众所周知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今社会学生获得更正确更精准的美术培养是培养正确审美观的前提,而正确的审美是引到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美术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绘画而已。
关键词:审美理解力;理性情感;表现技能;美术符号;审美意味;
正文:
美术教育就其价值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工具而言的实用价值。二是其作为修养而言的本质价值。在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以儒家“乐教”的教育为基础的,它非常重视艺术所起的陶冶情操的作用。与此同时,也非常强调专门训练,与基于教养的自我表现的追求。当今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决定了我国的美术教育应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除了传授绘画技能外,他还将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在扩展人的视野,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开发人的右脑的潜能,均衡人的理性情感,完善人的品性人格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虽有爱美的天性,但并非是人生来就懂得美,会欣赏会理解美。一个几岁的孩子本能的会喜欢某种颜色。或爱听某些乐曲,但他却不可能去喜欢齐白石的画与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深厚的思想感情,作者的经验,感受和风格。一个几岁的孩子,是绝对不可理解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理解力。
所谓的审美理解力,就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把握自然事物的意味或艺术作品的意义,内容的能力。对此,我认为通过一些普通的学忆、认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新思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里足见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然而,在比较偏僻的农村,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不合理性: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0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现状与我国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悖。有碍于创造力、想象力和视觉记忆力的发展及中小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其
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美术的兴味,而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基本毫无效果。笔者多年的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到以下教学方法觉得切实可行。
1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

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自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79277932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21-09-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