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泼水节的怀念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王如教学目标: 1、联系语境正确认读多音字,理解“魁伟”的意思,积累描写泼水节美好传说及喜庆场面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相关语句;借助提示复述阿果、阿岩和周总理相互泼水的情景。 3、了解泼水节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感受总理对傣族传统的尊重,对傣族人民的热爱。教学重点及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总理三次“笑”的含义,感受总理对傣族传统的尊重,对傣族人民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了解泼水节: 1 、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人们正在干什么?知道这是我国哪个民族正在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 板书:泼水节傣族 2 、解释傣族、泼水节: 傣族,是主要聚居于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热爱水,被称为“水的民族”。每年的 4 月,到了谷雨节气,就迎来了傣历的新年,当凤凰花开遍傣家山寨的时候,傣族人民就用泼水的形式欢度自己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 3 、解释“傣历”: (出示注释①) 老师刚才提到的“傣历”指的是傣族的传统历法,是傣族人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创制的,与我们的历法不一样。因此,傣族人过新年的日子与方式与我们的也不一样。这一点,课文有注释,请你快速浏览了解。板书:傣历 4、对于泼水节,你还有什么补充资料吗?(交流) 5、学习第一节: (1)引入:课文是如何介绍泼水节的呢?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小节。(2)学习第一节: ①自由朗读、指名读,注意多音字的读音:盛满、结出②重点指导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句子: 老人说,这是因为泼水节的水盛满了吉祥和幸福,泼到草木上,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泼到花朵上, 会结出最甜的果实; 泼到人身上, 会得到最大的幸福。点拨一:先指导个别读,读好这三个“最”;突出最后一个“最”。是啊, 泼水节的水盛满了吉祥和幸福!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份喜悦和祝福带给大家,后引读。点拨二:泼到老人身上——泼到年轻人身上——泼到小孩子身上——这全是因为——泼水节的水盛满了吉祥和幸福。(语言训练) 板书:吉祥、幸福二、初读文本,感受喜悦氛围: 1、揭题: (1)过渡:接下来,让我们把镜头回放到 1961 年的泼水节,那一年的泼水节是特别的!它,让我们回忆起一个人,一件事,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勾起人无尽的怀念……板书课题:泼水节的怀念(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了解大致内容,注意新词的读音, 遇到问题,随文标注。 2、学习第二节: (1)过渡:1961 年的泼水节是那么的令人熟悉,我们眼前又出现了喜人的画面——指名读第二小节。(2)重点训练词语重组: 让我们一起仰望天空,瞧,那是一朵朵——那是一片片——还有那一串串——节日的欢乐在空中洋溢,沿着大街小巷一齐流淌。 3、质疑:还是那样的场景,为什么 1961 年的泼水节如此令人怀念呢? (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大意:周总理与带家人互相泼水,欢度泼水节。) 4、总理怎么过泼水节?划出描写总理的语句,读一读。 5、发现语句中的共同之处:反复写到总理的“笑”。三、细读文本,感知怀念之情: 1、指导复述第四节,感受欢乐的情景: (1)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先来读读总理的第一次笑。(2)谁能简要复述文中写阿果、阿岩与周总理泼水欢笑的情景? 有困难?我给你们一些提示好吗?读读第四节,圈圈、划划,找到人物与
泼水节的怀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