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与中草药是人类防病、治病的三大药源。
一、概念:
1、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2、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中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由于抗生素发展迅速,已成为制药工业的独立门类,所以生物药物主要包括生化药品与生物制品及其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biological medicinal products)。
第一节生物药物的研究范围
一、生物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应用生物材料作为治疗药物的最早者为神农,
11世纪沈括所著的《沈存中良方》中人类用生物材料分离产品作为生理功能调节剂,中国人所创始。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药物1892种,除植物药外,还有动物药444种(其中鱼类63种、兽类123种、鸟类77种、蚧类45种、昆虫百余种)。书中还详述了入药的人体代谢物、分泌物及排泄物等
1、生化药物:
早期的生物药物多数来自动物脏器,有效成分也不明确,曾有脏器制剂之称。
二十世纪20年代,对动物脏器的有效成分逐渐有所了解。纯化胰岛素、甲状腺素、各种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开始用于临床或保健。
50年代起开始应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类药物,
到90年代初,已有生化药物500多种,还有100多种临床诊断试剂。
截止到2000年2月,美国FDA已批准生物技术药物76个,欧美已批准的有84种。
2、生物制品:
早在10世纪,我国民间就有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实践。所谓种牛痘就是用降低了毒力的天花病毒接种到人体上,引起轻型感染。
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牛痘苗,从此用生物制品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才得到肯定。
30年代中期建立了小鼠和鸡胚培养病毒的方法,从而用小鼠脑组织或鸡胚制成黄热病、流感、乙型脑炎、森林脑炎和斑疹伤寒等疫苗。
50年代,在离体细胞培养物中繁殖病毒的技术取得突破,从而研制成功小儿麻痹、麻疹、腮腺炎等新疫苗。
80年代后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己研制成功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口蹄病疫苗和AIDS病疫苗。
预计基因工程疫苗的品种将会迅速增多。同时各种免疫诊断制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也迅速发展。
3、生物技术药物:
自1982年人胰岛素成为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第一个生物医药产品以来,以基因重组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所开发研究的新药数目一直居首位。
此外,应用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抗生素、氨基酸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也已步入产业化阶段。
4、生物工程在医药上的开发应用
生物技术是应用基因工程(含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以生物体为依托发展各种生物产业的技术,现在所称的生物技术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以及具备基因工和细胞工程内涵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以区别于传统的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作为高技术领域之一,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自七十年代初,以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生物技术诞生了。
由于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将开辟广阔的前景,所以各国政府竟相制定发展计划,国家实行优惠政策,政府和企业界巨资投入,促进生物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在医药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利用转基因动植物生产贵重药品、基因治疗、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生物芯片的研制、胚胎干细胞的美好应用前景等在医学上的开发应用,必将对医学产生全面、深远和革命性的影响。
1995年底,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者协会(PRMA)调查统计,美国已批准上市的共有24种基因工程药品和疫苗。1997年7月已达到40种。年产值约100亿美元左右。还有10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全球拥有数十个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左右的基因工程产品。
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产业是在80年代末开始的。
1989年我国批准了第一个在我国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这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从此以后,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开发迅速发展。
生物制药工艺学 第一章 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