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0古诗三首第二课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
重点
,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
难点
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背诵《马诗》。
、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石灰吟》《竹石》。
借助注释自主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志向。
3、分析三首古诗表达方法的共同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5 )分钟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出示课件16】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李贺的《马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古诗。(板书:石灰吟 竹石)
 
新课
教学
(   25)分钟
初步感知,理解诗意。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7】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2)初步感知大意:以自学、汇报为主
①《石灰吟》【出示课件18】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A逐句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根据上节课教授的读诗方法,初步感知,理解诗意,自主学习,举一反三。
增强诗歌鉴赏能力。
(诗意: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B整体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②《竹石》【出示课件19】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作者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A逐句理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破岩:破裂的岩石。
这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

10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gs35866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