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用
九下古诗《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共十二页
3
九下古诗《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共十二页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
《游山西村》教学案
射阳新坍中学 九语备课组 九年级_____班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意境美,感悟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2 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美,感悟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52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闲情赋》等。
写作背景
公元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第二年又攻克长安。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 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朝廷为了讨好刘裕,下诏书封刘裕为相国,总管朝政,又封他为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刘裕故作推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他想当朝廷,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这是早晚的事。 那一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还是多喝点酒,好好睡一觉吧。 陶渊明只要弄到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他个一醉方休。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就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也许靠着饮酒,我陶渊明就能青史留名。 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
九下古诗《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共十二页
3
九下古诗《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共十二页
朗读全诗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理解诗意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注释
九下古诗《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共十二页
4
九下古诗《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共十二页
《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结庐:建造房屋。庐:简陋的屋子。尔:如此。②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心远地自偏: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悠然:闲适的样子。山气日夕佳:山上的运气傍晚时很美。③日夕:近黄昏的时候。④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了要说的话。此中,上面描述的景物之中。真意,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诗人本想说一说这种真意,却没有说,因为他认为既然已经领悟到了,就不需要用言辞来表达了。
分析全诗
1、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为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君何能尔”的“尔”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能否将“见”改为“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