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65666“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而不是课外的小组合作学习,而且主要是基于EEPO学习方式下的小组学习。它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形式,充分利用空间与人力资源,在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有亲和力的氛围中,为了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一般2—6人为一组。这样的学习小组有五个基本元素: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
2、“有效性”:在本课题中是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能够做到:小组构建合理,分工明确到位,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恰当,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一起分享学习成果。
3、“实践研究”:在本课题中是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研究,为一线教学服务。
4、“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科学合理地分组”,“ 如何关注小组合作的边缘人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如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地评价”,“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教师精讲与评价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
二、问题的提出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始兴起于美国,并受到全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相当部分的中小学开始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 现在我国的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善于合作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MS-EEPO(有效教育)”是云南师大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孟照彬创建的一种班级课堂教学模式。“MS-EEPO(有效教育)”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力求从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现状出发,探索怎样提高学校的
教育教学质量、怎样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水平,使师生之间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它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备课方式—管理方式”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内参与MS-EEPO操作系统研究与运用的校区发展迅速,已辐射湖南、云南、贵州、广东等15个省份,广西教育厅于2010年3月正式引进“MS-EEPO” 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并在我区8个县区进行实验应用,玉林市玉洲区早在2004年就开始引进“MS-EEPO”实验项目。但是目前MS-EEPO理论和操作系统中比较成熟的只是课型方式、评价方式和学习方式中的约定、激励、表达与呈现、发言、倾听。“MS-EEPO”小组合作的研究还侧重于理论研究,且较为抽象、笼统和粗糙,具体的、详细的、准确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操作理论与操作方法目前还没有可直接参考学习之处。
南宁市兴宁区于2010年2月正式引进“MS-EEPO”实验项目,是继玉林市玉洲区之后广西第二个、南宁市第一个引进玉林市玉洲区的城区。我们兴宁区第四十五中学是广西教育厅“MS-EEPO”第一批8个实验学校之一。虽然我们城区至今开展“MS-EEPO”实验已有一年多,但是在我们老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很多都是只有“形”而无其“实”, 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只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没有以合作意识、,仅仅流于形式,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只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为根本是走过场,往往徒有虚表而无实效,致使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不高,具体到初中思品课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更是难以找到成功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可借鉴,不少的学生和教师对此充满困惑。为此我们设想通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课题的实践探究,寻找小组合作的有效学习方式。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是“MS-EEPO”里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有效教育的灵魂,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学生思品教育的主阵地,成功的思品课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科在中考所占分数不高(60分)并且是开卷考试,很多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这一科目普遍不重视,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等状况还严重地存在,严重影响课堂的有效性。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可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为我们城区甚至广西的“MS-EEPO”实验学校的思品课以及其他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可借鉴的经,可以丰富“MS-EEPO(有效教育)”学习方式之小组合作的理论与操作方法,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合作的人才。
三、本
课题研究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