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静脉营养药物的配制
第一页,共14页。
定义
全静脉营养制剂(TPN):将机体所需的营养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它是供给病人足够的能量,合成人体或修复组织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使病人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渡过危险的病程。
第二页,共14页。
TPN成分
水: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正常代谢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需水2000~2500ml。
葡萄糖:最常用的碳水化合物,是TPN热能的主要来源。
氨基酸:为TPN的氮源。目前临床上多用复方氨基酸液提供生理性静脉蛋白质营养,它由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8~10种非必需氨基酸组成,平衡的氨基酸液更容易为机体利用。
脂肪:TPN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与氨基酸联合应用可提高后者在体内的利用率。
第三页,共14页。
TPN成分
维生素:复合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B2、B6、 B12、维生素C等)、复合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2、E、K1)
电解质:包括Na+、K+、Mg2+、Ca2+、PO43-、Cl-。无机磷在配制中与Mg2+、Ca2+易形成沉淀,所以一般不用,而使用有机磷制剂(格利福斯),可避免沉淀产生,用于配制TPN液安全、可靠。
微量元素:最常用的复方微量元素制剂为安达美,内铁、锌、锰、铬、铜、硒、钼、氟、碘等的每日正常需要量。
第四页,共14页。
TPN的优点
各种营养成分同时均匀输入,有利于机体更好的代谢,利用。
避免了采用传统多瓶输注时出现在某段时间中某种营养剂输入较多而另一种(些)营养剂输入较少甚至未输入的不均匀输入现象。
避免了过度营养,节约了营养液,减少了费用。
溶液稳定性好,便于配制规范化、标准化。
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降低气栓发生,减少营养液污染机会。
基本上是“一日一袋式”的输液方式,不必像传统多瓶输液时需要更换输液瓶,因此减轻了护理工作,减少配制时间,简化了输液设备。
在临床应用中,减少了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第五页,共14页。
TPN的主要适应症
肠功能障碍:短肠综合症、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道梗阻
严重胰腺炎
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
严重营养不良
第六页,共14页。
TPN的质量要求和特征
pH: pH应调整在人体血液缓冲能力范围内。,平时只有极微小的改变。
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一般为280~320mmol/L,%NaCl液的渗透压相当。
无菌,无热源。
微粒异物不能超过规定:目前各国药典中规定的微粒最大应不超过10um。
无毒性:不能含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
第七页,共14页。
TPN的配制前准备
配制前将所用物品准备齐全,避免因多次走动而增加污染的机会。
用75%乙醇擦层流台表面及输液瓶。
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外包袋、输液袋、输液管道是否密闭、有无破损。
第八页,共14页。
TPN的配制顺序
1. 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 Na+、K+、Mg2+、Ca2+)和微量元素(安达美)加入到葡萄糖、糖盐水溶液中,充分混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2. 将磷酸盐(格利福斯)、胰岛素加入到其他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注意格利福斯和葡萄糖酸钙不能加在一瓶补液内。
3. 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 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输液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第九页,共14页。
TPN的配制顺序
4. 翻转静脉营养输液袋使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匀。
5. 将水溶性维生素(水乐维他)溶解到脂溶性维生素(维他利匹特)中,充分混匀后加入到脂肪乳中混匀。若静脉营养输液袋内不加脂肪乳的,则不能使用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溶解后加入葡萄糖输液中,但此过程需注意避光。
6. 最后将脂肪乳加入静脉营养输液袋后,充分混匀,将袋子中多余的空气排出后关闭输液管夹,套上无菌帽。
7. 挤压静脉营养输液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
第十页,共14页。
全静脉营养药物的配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