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P47 ,《聪明的测量员》。教学目标: 1、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小数除法的运算, 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方面的活动经验,掌握计量的技巧。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在操作和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一些特殊物品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掌握测量的技巧,获得活动经验。教学难点: 能根据物体的特点,灵活选用合理、快捷的测量方法测量并计算出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或面积。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 6架、蚊帐布片(5cm ×3cm )六块、颗粒均匀的花生米若干粒、截面 1m㎡、 2铜线各 3根(每根 50cm 左右)。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板、字典或词典、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出示: ●请你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在这个小故事中,有什么数学问题?能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曹冲运用了“转化”的方法,把一个大的整体分解成多个小部分进行测量,然后再求出“整体”的质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化整为零”。●思考: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要称一头大象的质量,还要用这种方法吗? ●现在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可以用工具直接“测量”。如:黑板的长和宽, 一个西瓜的质量……。但是有些特殊问题,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等是很难测量出来的。例如蚊帐网眼的面积、词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和一粒黄豆的质量等。课件出示: 师:要测量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能直接测量出来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像曹冲一样运用“转化”的方法,测量出这些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来的。现在就请你来做一个“聪明的测量员”吧!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探究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的方法。●老师出示一张纸,让学生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现在我们以测量字典一张纸的厚度为例研究这个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想一想:学生四人一小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内每个成员独立想办法。议一议:组内交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是怎样测量的。在交流的基础上小组内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做一做:小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自己制定的方案进行测量并计算一张纸的厚度。温馨提示: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测量方法,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时选用的计量单位。三,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讲一讲、评一评。班内交流,出示自己的方案,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方法一: 测量字典中二百页纸的厚度再除以 200 ,得出一页纸的厚度。多媒体展示列式: 16毫米÷200= 毫米方法二:先估算,然后又进行测量,再进行计算求出一张纸的厚度。(这里学生用到了估算的知识) 估算 300 页纸 3厘米,实际测量是 厘米。多媒体展示列式:3.
第12课时 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 峄城 席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