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护理学基础.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实用文档.
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根本原那么的医家是〔B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2.最早记载伤口冲洗和消毒的医书是〔 C〕
 4 中医护理学根底学习指导A.枟黄帝内经枠B.枟伤寒杂病论枠
C.枟五十二病方枠D.枟侍疾要语枠
3.中医护理学的根本特点是〔D 〕
A.整体观念B.辨证施护
C.整病施护D.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D〕
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C.季节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5.中医护理学诊断和护理疾病的根本原那么是〔 C〕
A.整体观念B.辨病施护C.辨证施护D.对症护理
6.中医护理疾病最重要的是看〔 D〕
A.病症B.体征C.疾病D.证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枟伤寒杂病论枠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BC 〕
A.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B.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
C.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D.书中提出食管和肠的比例为1 35
E.记载了“葱管导尿术〞
2.以下哪些医学专著的成书,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ABCD 〕
A.枟黄帝内经枠B.枟难经枠C.枟伤寒杂病论枠
D.枟神农本草经枠E.枟千金要方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D 5.C 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够说明阴阳之间协调平衡关系的是〔 〕
A.阴消阳长B.阴平阳秘C.阳损及阴D.阴损及阳
2.能用阴阳的相互依存来解释的是〔 〕
A.阳胜那么阴病B.阴病治阳C.阴损及阳D.阴胜那么寒
3.在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中, 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 〕
A.阴阳的制约消长B.阴阳互损
C.阴阳相互依存D.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4.可用阴阳的对立关系解释的是〔 〕
A.寒极生热B.寒者热之C.重阴必阳D.阴中求阳
5.按照阴阳学说理论, 以下描述中属阳的是〔 〕
A.消极的B.沉降的C.无形的D.寒凉的
 10 中医护理学根底学习指导6.按照阴阳学说理论, 以下描述中属阴的是〔 〕
.
实用文档.
A.减退的B.扩散的C.向外的D.炽热的
7.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以下哪项不准确〔 〕
A.五脏属阴, 六腑属阳B.背为阴, 腹为阳
C.内为阴, 外为阳D.下部为阴, 上部为阳
8.关于“阴阳转化〞, 以下哪项说法不准确〔 〕
A.动极那么静, 阳极反阴B.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C.阴胜那么阳病, 阳胜那么阴病D.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9.“阳胜那么阴病〞是指〔 〕
A.阳病损及阴, 阴亦病, 导致阴阳皆病
B.阴偏盛, 阳相对缺乏
C.阴液缺乏, 导致阳偏胜
D.阳偏胜的病变, 必伤阴液
10.“阴胜那么阳病〞是指〔 〕
A.阴损及阳, 导致阴阳两虚B.阳气亢盛, 消烁阴液
C.阳气缺乏, 导致阴气偏盛D.阴盛的病变, 必然损伤人体的
阳气
11.按五行配属关系, 哪项属于木〔 〕
A.膀胱B.脾C.肾D.肝胃
12.阴阳的相互转化是〔 〕
A.绝对的B.有条件的C.必然的D.肯定的
13.根据五行的理论, “肝脾不和〞属于〔 〕
A.土乘木B.木乘土C.木侮土D.木生土
14.“子盗母气〞是指〔 〕
A.母脏虚寒, 导致子脏虚寒B.母脏火盛, 导致子脏火亦盛
C.疾病的传变, 从母脏传及子脏D.子脏缺乏, 导致母脏亦虚
15.“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的病理传变是〔 〕
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木D.子病犯母
16.肝病及肺属于〔 〕
A.相乘B.相侮C.母病及子D.子病犯母
17.属相侮关系的是〔 〕
A.心病及脾B.脾病及肾C.脾病及肝D.肾病及肺
18.以下哪项不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
A.培土生金B.扶土抑木C.引火归元D.佐金平木
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11 19.古代医家采用“比类取象〞的方法, 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
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以下不属于金的是〔 〕
A.五季之秋B.五气之燥C.五色之黑D.五化之收
20.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错误的选项是〔 〕
A.水克火B.金克木C.木克土D.火克木
〔二〕多项选择题
1.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 〕
A.在一定的条件下, 阴阳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事物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
实用文档.
D.阴阳的对立制约
E.阴阳的消长平衡
2.阴阳偏盛的治法包括〔 〕
A.损其有余B.补其缺乏
C.热者寒之D.寒者热之E.清热散寒

中医护理学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