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虎门销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教案)
基本信息
学 科
语 文
年 级
四年级
教学形式
讲 读
教 师
黄志伟
单 位
连州镇龙口小学
课题名称
虎 门 销 烟
学情分析
吸毒成了社会的危害,造成家破人亡,社会混乱。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人们禁烟的决心。《虎门销烟》就是重现历史,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吸毒的危害,从古至今人民都是决心销毁鸦片、毒品,不让其危害社会、家庭。学生喜欢了解社会形势的变化,帮助其树立防范毒品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
2.理解“这一壮举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这句话的含义,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3.利用工具书并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的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在多读课文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课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仿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赞不绝口 震耳欲聋 水泄不通 自投罗网
惊心动魄 垂手恭听 欢呼雀跃 浩浩荡荡
2、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
3、思考:课文谢了什么内容?
(这篇课文写的是1839年6月,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洋人鸦片的热闹情景。)
4、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者是时间的顺序来写的。)
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课文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
师: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字下加“△”, “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伟、气势盛大)
生: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师: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

虎门销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