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妙悟得道.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妙悟得道
  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画家欲自成一家,其奥妙所在实指宇宙一切物质的微妙变化,对此微妙变化的悟性,是人们观察事物的高层次、高境界思维,因此,凡超前人妙悟者便可自成一家。
  画家若要把握深奥、玄妙之功,这似乎与玄学有某种联系,玄妙又玄,众妙之门,乃老子之道也。玄学亦是恍惚之学,一部《道德经》凡五千言,唯其玄,唯其恍惚才博大精深。中国画之大写意,是恍惚之艺。唯其“写玄”,而非写形,唯其恍惚,才妙趣横生、才耐人寻味、才至今独帜傲立世界艺术之林。
  恍惚之艺在书画中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呢?即使恍惚,便不易说清,若能说清,便不叫恍惚,因此,恍惚只可恍惚说,恍惚还从恍惚悟,因之有“悟道”一词。恍惚之致,无定象,而有定向,无常形而有常理,乃变形之法,写意之门,变形非指形式,而是非理性思维所特有的,恍惚的表达能揭示更复杂的意义和情致,从而把人类内心(神意)传达出来,这种功能是清晰、理智的推理性语言难以完成的。恍惚之艺显然不是糊里糊涂、茫然无智或一团漆黑的象征了,但又如何去识别真与假呢?艺术之真实不等于生活之真实,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伪亦真,无真无假恍惚也。自然形态的水迹墨化,斑驳壁痕,浑无定象,而能通过观赏者的经验补充,更具天然恍惚之致,令人动心动情,实处能“似是而非”虚处才“似是而非”,无画处皆成妙境。似此“是是非非”,其实是“无非无是”,恍惚之境也。所以书画没有恍惚之艺,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一致,鲁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恶不是神奇。中国绘画意在笔先及恍惚,是艺术家在高层次审美观念和造型意识指导下,对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的刻意追求,反之,意在笔后及恍惚亦难。我认为在东方、在中国,恍惚的哲学,可能是艺术之母,恍惚之艺对中国绘画现代化将有深远的意义。
  恍惚兮,其中有象;恍惚兮,其中有物;恍兮惚兮,其中有韵;恍兮惚兮,其中有味。东方文学也推崇过恍惚,以讲求灵空,讲求意境,讲求主题多义多致,如北宋词人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恍惚之艺是我们民族文艺理论的宝贵财富,中国绘画能健康地向前迈进,就不应丢失民族的“根”与“魂”,不正是民族性愈强、国际性愈强吗?(责编:李禹默)

妙悟得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