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
,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记录单、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前调查单中的问题:
1、(—10℃ +17℃)、(—7元 +15元),任选一组数,说一说生活中这个数表示什么。
让学生将数字对应图片,感受正负数表示的意义是相反的。
2、(+3 -3)这组数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明。
3、负数在生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在数学上,人们用正负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负数》。板书课题。
[从生活中常见的正负数入手,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铺垫,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二. 自主探究
1、这里是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正负数的图片。
①地图温度;②微信零钱明细;③竞赛制度;④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
2、小组合作。
要求:①小组内交流以上图片中的正负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②四人小组合作,想办法将上面的数据标示在数轴上;
③分别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探讨。
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路,四人小组内补充,全班交流质疑解疑。
4、引出正负数的概念
提问:数轴上都有什么?
预设:0点,正数,负数,正方向,负方向……
教师:同学们为什么要将这些数(指正数)放在0的右边,而将这些数(指负数)放在0的左边?
预设:因为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板书:负数〈0〈正数
教师:我们把比0大的数称为“正数”,把比0小的数称为“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师:如果我们将正数的正号去掉,这个数变不变?
(不变)
教师:正号有一个非常神奇的本领,它可以隐身,写起来更简便。可以看出,正数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
教师:负号能不能也去掉呢?(不能)为什么?
学生:负号去掉就变成了正数,它的意义也就变了,所以负号不能去掉。
教师:地球上最高峰是+,有比它更大的正数吗?最低处吐鲁番盆地-155米,还有比它更小的负数吗?如果继续让你画这个数轴,你能够完成吗?
[在这里,让学生感受正负数有无数个,不胜枚举,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想。]
5、引出整数
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如果老师将这些数去掉(去掉小数及分数),数轴上剩下了什么?
学生:整数。
板书:整数
教师:这些整数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分分类吗?
(学生将整数分成三类:正整数,0,负整数)
板书: 正整数
整数 0
负整数
6、引出自然数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如果我再将这些数去掉(去掉负数),数轴上又剩下了什么?
学生:正整数和0。
教师:正整数和0都属于什么数?(自然数)对了,它们都属于自然数。
板书: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0
正负数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