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望月怀远张九龄》.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1、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2、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3、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4、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1
编辑ppt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
编辑ppt
张九龄:
(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3
编辑ppt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4
编辑ppt
学习指导: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和感情,初步把握诗歌大意。
5
编辑ppt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遥夜:长夜 竟夕:整个晚上
怜:珍惜 滋:滋润
不堪:不能 盈手:满手,意谓把月光抓在手中 佳期:指聚首的时候
望 月 怀 远
6
编辑ppt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都在想念着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7
编辑ppt
学习指导二:再读诗歌,探究诗意
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8
编辑ppt
朗读诗歌,思考:
1、“海上生明月”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生”字好在哪里?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
3、颔联:“怨”什么?为何“怨”?
4、“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怜”“露滋”有何意味?
5、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如何理解?
9
编辑ppt
1、“海上生明月”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生”字好在哪里?
本句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写月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与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10
编辑ppt

《望月怀远张九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913 KB
  • 时间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