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 张九龄
第一页,共51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二页,共51页。
张九龄:
(678—740),字子》,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十五页,共51页。
请思考: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有哪些?
第十六页,共51页。
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 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十七页,共51页。
请同学们展示你们搜集到的关于“月”的诗句并谈谈你的认识
归纳
第十八页,共51页。
下面就从“悲”“欢”“离”“合”四个层面分析唐宋诗词中“月”的意象。
第十九页,共51页。
一、悲——永恒与无常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姜夔
第二十页,共51页。
二、欢——美人、爱情
1、月与美人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
(《相逢行 》)
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浣溪沙 》晏殊 )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李商隐)
第二十一页,共51页。
2、月与爱情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欧阳修
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晏几道《六么令》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诉衷情》张先
第二十二页,共51页。
3、其他美好的事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 《山石》
第二十三页,共51页。
总之,在唐宋诗人的笔下不论是描绘美人,美景还是抒写爱情的作品,都频繁使用“月”的意象,将款款深情和欢欣喜悦寄托于明月。此时的月不是冷清,不是悲愁,而是在诗人含情脉脉的眼中幻化为温情与喜悦,浪漫与温馨。
第二十四页,共51页。
三、离——分别、思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李清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第二十五页,共51页。
四、合——团聚、团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
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 《采桑子》
第二十六页,共51页。
在浩瀚的唐宋诗词里,众位诗词巨匠将自己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不论是悲、欢、离、合,都融入朗朗的明月,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以至于今天的我们读来仍余韵袅袅,荡气回肠……
结语
第二十七页,共51页。
学习目标:
。
。
第二十八页,共51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遥夜:长夜 竟夕:整个晚上
怜:珍惜 滋:滋润
不堪:不能 盈手:满手,意谓把月光抓在手中 佳期:指聚首的时候
望 月 怀 远
第二十九页,共51页。
诗文解释
海上升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