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近年来村庄规划与建设的思考——以河北省村庄规划与建设为例曲占波王印传贾会敏【摘要】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河北省农村规划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重点从规划编制依据、编制方法、编制内容、实施情况等方面分析,探析如何编制科学、实用的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问题,对促进河北省及其它地区尽早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关键词】村庄规划;村庄建设;思考;河北省 《城乡规划法》颁布以来,村庄规划被纳入国家法定规划,明确了村庄规划的法律地位。同年3月建设部颁发《村庄整治技术规范》,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提供了技术指导。河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导则,如《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2010年《河北省镇、乡、村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4月《河北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等,2013年4月《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技术导则》在编中,对我省各地村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各地编制的规划成果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不具有操作性和实施性,难以科学指导村庄建设发展。 村庄分类不明确,导致村庄建设方向不明确当前存在编制村庄规划缺少上位规划科学指导,各地编制村庄规划基本依据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镇(乡)总体规划,而上述规划对村庄发展类型、建设要求较为笼统,有的对村庄保留、迁并确定牵强,究其原因主要是规划编制未深入调查农村发展情况或长官意志确定村庄布点,致使编制村庄规划时依据不足,最终导致村庄建设方向不明确。 村庄被动式规划,难以满足村民的需求截至2011年底,河北省行政村41248个,%,部分县(市)村庄 2 规划几乎全覆盖,规划模式基本为自上而下,导致村庄被动式规划,甚至有的地方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后,村民竟不知道有此规划,完全忽视了农民自身需求,失去了村庄规划的目的。因此,规划仅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摆设,村民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规划内容就难以实施。 规划内容与深度不够,导致规划流于形式村庄规划内容与深度一直为规划者探讨的对象,由于受规划水平和要求的影响,各地规划编制成果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村庄规划说明书仅十多页,对村庄产业、人口、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住宅建设等内容蜻蜓点水般加以描述,无实质内容,致使规划内容过浅无法实施; 由于规划师不了解当地资源环境、风俗习惯等,有的规划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甚至有的照搬城市模式,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农村,导致农村风貌特色的丧失,容易形成“千村一面”, 导致规划难以实施。 注重村庄建设,而忽视产业发展的核心要求部分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有相当部分基层政府将村庄建设当成一项任务, 而没有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经济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忽视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是经济建设,片面的将建设核心完全投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盲从于农村建设的潮流,使得农村建设难以做到有的放矢,难以实现由“输血”向“造血”功能转变,最终导致新农村建设缺乏经济支撑,各项工作无法有序开展[1]。 重视新村建设,而忽视村庄的乡土文化传承由于对村庄调研不够深入和细致,难以全面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规划方案往往忽视对村庄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
【小城镇与城乡统筹论文】094关于近年来村庄规划与建设的思考——以河北省村庄规划与建设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