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伯克段于鄢》练习一、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厌恶. (wù)寤. (wù)生亟. (qì )请虢. ( guó )叔祭. ( zhài)仲义暱. (nì)廪. (lǐn )延自毙. (bì) 二、通假字: 1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 2 、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啎,啎,倒着的意思 3 、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5、“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 满足。 6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同“避”,这是一对古今字。 7 、无庸,将自及 2 庸,通“用” 8 、无生民心无,通毋,表示禁止的副词, 9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 10 、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寘,通“置”,放置 11、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阙,通“掘”,即挖。 12、“公赐之食。食舍肉。”舍,通“捨”, 放着,放在一边。 13 、孝子不匮,用锡尔类锡,通“赐”,赐给 14、“不义不暱。”暱,通“昵”,亲昵。三、说明下面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 1、祭仲曰:“都城过百雉, 国之害也。”都,指都邑;城,指城墙,这是两个词。 2 、多行不义必自毙。毙,倒下,摔跟斗,自己摔跟斗,不 3 是死的意思。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 不久, 这是一个表时间过去的词。既而,常一起连用。鄙,边邑,这是它的本意。今天我们常说“鄙人”、“鄙意”、“鄙见”, 这个鄙是一个谦词,它的词义是从本义边邑引申而来的。在古代, 边邑的人比都城的人地位、见识都要差一些,所以发展出这样的引申义。贰,两属,这里指既臣属于郑庄公, 又臣属于共叔段。两属与专属是相对的。凡专属于某,后又再属于某,就叫贰。 4 、无生民心心,是想法、念头。 5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甲, 铠甲;兵, 武器; 卒乘, 指战士; 步兵叫卒,车兵叫乘当时, 敲着钟鼓去进攻叫伐, 而不用钟鼓, 部队轻装前进, 不让对方知道, 叫袭。侵、袭、伐、攻,都是有区别的。 4 6 、尔有母遗, 繄我独无繄( yī) ,句首语气词,表示仅有、唯有的意思。 7、敢问何谓也? “敢”, 是一个谦词, 意思是说, 以我这么低的地位,不该这么大胆、冒昧地发问。 8、其谁曰不然。其,语气副词,这里表示反问,意思是肯定。 9、“君将不堪。”堪: 经得起, 受得住。不堪, 即受不了。 10、“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所,处所,地方。“为之所”,双宾语句, 给他安排处所。滋蔓: 滋长蔓延。图: 图谋、谋划 11、“况君之宠弟乎? ”宠:尊,处于尊荣地位。 12、“多行不义,必自毙。” 5 毙: 倒下去。这句意思是, 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 13、“无庸,将自及。”无庸: 不用。及: 赶上, 这里指招致。 14、“亟请於武公,公弗许”亟(qì) :副词,屡次。 1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完:修茸城郭。聚:聚集民众。缮: 修缮。甲兵:甲,铠甲;兵,兵器。具: 备,准备。 16、“夫人将启之。”启:开门。 17、“公伐诸鄢。”诸:“之于”的合音字,“之”为代词, 指代共叔段;“于”为介词, 介进地点状语“鄢”。 18、“遂寘姜氏于城颍。”寘: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19、“颍考叔为颍谷封人。”封人:封,疆界;封人, 镇守边疆的官职。 6 20、“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尝:品尝,体会滋味。未尝, 不曾尝过。羹:带汤的肉食。请:表敬副词,表示“请允许我……。”遗: (wè i) 赠,送给。 21、“君何患焉?”患:忧虑,担心。 22、“颖考叔, 纯孝也。”纯:敦厚。 23、“爱其母, 施及庄公。”施(yì) :延,扩展。 24、“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ku ì) :尽。永:长久。 25、“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黄泉: 复合词, 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 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四、一词多义 1 、焉: A、姜氏欲之, 焉辟害? ( 疑问副词, 怎么,) B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于之”的合音,同时也是“于之”的合意。) 7 C 、君何患焉焉(焉,于此,对这件事) D 、心不在焉(于此) E、羽毛齿革, 则君地生焉( 代词, 相当于“之”) F 、且焉置土石(在哪里) 2 、为 A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动词。当,做) B 、为人所讥(介词,被) C 、今做告之,反怒为(句末语气词) D、及庄公即位, 为之请制。( 介词, 因为, 为了) 3 、诸 A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众,各) B 、公伐诸鄢(之于) C 、子闻诸(之乎) 4 、国 A 、国不堪,君将若之何(国家) B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国都) 5 、遗 A、小人有母, 皆尝小人之食也,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赠送) 8 B 、养虎遗患(遗失,遗留) 6
郑伯克段于鄢(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